此網頁設立於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廿四日 網頁設立者:王永健 背景音樂:偉大的華僑
|
|||
我們以非常沉痛的心情向旅居世界各地的校友們報告:我們最敬愛的潘正華董事長 ,已於十二月廿日二零零八年,星期六上午,于洛杉磯市,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潘董一生,熱心公益,直至移居海外,還不斷的來回奔波於洛杉磯市與峴港市之間,為還滯留於峴港的華僑子弟的中文教育而費盡心機,這一顆巨星的殞落,也許是我們樹人的最大損失了。 我們與潘正華董事長一同進早餐 前排:王永健、潘正華董事長、王永康。後排:韓江光、吳月秋、施英媚、羅麗萍 我們與潘正華董事長一同進早餐:王永健、鄭耀剛、潘正華董事長、王永康 樹人校友拜訪潘董事長:潘碧姬、潘小嬌(峴港樹人迅雷網編輯)、黎美顏老師、潘正日學長 2007年3月11日樹人春節聯歡晚會 前排:陳碧芝、潘正菁校董伉儷、李世衡校董 後排:潘正華董事長、趙慧萍(峴港樹人迅雷網編輯)、高帝存副董事長、王綿勝副董事長 He will be deeply missed Lawrence Tai Dec. 25, 2008
I am sorry to hear the loss of Mr. Poon Ching Wah. I send my deepest sympathy to the friends and family. He will be deeply missed.
痛失潘叔 文霞 脫稿于洛杉磯 12月23日2008年 潘正華叔叔悄悄的離開人世了,這個悲哀的信訊讓我們悲傷不捨;他老人家一生不慬慬是對樹人學校的貢献,最讓我深受感動的是他在接受訪問時的一番話:『峴港華僑的團結精神,出發點是在於團結:即是不分彼此、不分幫派。』也正因為有潘叔和校董們持有這种『團結精神』,所以我們樹人校友在美國洛杉磯每年舉辦新年晚會時,遠在外州、和國外各地的校友們、都紛紛的趕來參加,為的是懷舊、和思念母校的那一份感情。這種『團結』是我們身為校友、一直以來都引以為榮的,也希望這种『團結精神』能永久的延長下去。 大約在八年前的一個清晨,我與家父在天普公園散步時、無意中看到潘叔正在教太極拳。在公園裡不論任何人,只要他們願意學都可以參加潘叔的太極班;他老人家每天清晨六點到十點之間義務教導太極拳。除了下雨天,他老人家從不缺席。外子也是潘叔的學生之一。潘叔時常提到:『擁有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財富,我太極拳已練了幾十年,所以身無病痛。』潘叔的為人永遠是那麼的熱心幫助人,在家父病危時他老人家曾托人從香港幫家父買些中藥,也曾為我氣色不佳而開了進補藥方。只要他老人家能幫上忙的事,他都不遣餘力的伸出援手。這樣的一位長輩怎麼能不令人敬佩呢? 今年六月,我悉知潘叔因跘倒而被送院,他老人家出院後我與外子曾去探望他,當時他老人家氣色很好,我還半開玩笑地問道『師父、師父、可否告知我您何故跘倒呢?』他老人家說道:『因為人在後院,天忽然下起雨、為了要避雨、脚蹼了個空,撞傷了額頭才被送到醫院去的。』外子一聽之後還風趣地接着問:『您怎麽不使金雞獨立那一招式呢?』只見他老人家抿着嘴、靦覥地回道:『我當時什麼招式都想不起來啦』。頓時,我們三人都忍噤不住的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湧出來了。這一幕還歷歷如繪地展現於眼前,如今潘叔却已然作古。 唉!若說人生就像舞台一样、總有謝幕的一天。在我心目中潘叔是一位心胸廣闊、慈祥的長輩。他老人家的人生舞台是多姿多采,深受我們的敬愛和懷念。,潘叔的離去令我們依依不捨。但我們會永遠都會記住他老人家對母校的貢献和他的教導,我深信校友們會永遠的團結,這才不會辜負他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潘叔,願您在天之靈安息。
哀悼潘董事長正華伯辭世 陳年益 于三藩市 12月24日2008年
南海星沉 草木皆悲 義舉仁風 流芳萬古 乘鶴歸去 千秋安眠 遺愛人間 永垂不朽
沉痛如失去一位親人 蔣采蓉 于越南峴港 12月23日2008年
打開電腦,看到您發布潘董正華老先生的噩耗!心裡也沉痛如失去一位親人! 拜托樹人網站,寄上潘老家眷我夫婦的哀弔!祈望潘老能早日安息天國!
我所認識的潘董 趙慧屏 寫於聖荷西 2008年12月23日 我小時候對潘董已經耳聽目熟。潘董在同慶街角開了一家規模龐大的『福壽堂』藥材鋪。一有空我喜歡往潘董家裡跑找他的兩位千金阿萍和阿慧玩。潘董的大兒子阿松和我家大哥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潘董和我爸是難兄難弟。每次都聽潘董喊我爸﹕阿德。我老爸比潘董大了幾歲所以我們都叫他『潘叔』。 我初中畢業那年就去了西堤鳴遠上高中﹐也就沒再見到潘董了。七四年暑假峴港舉辦中區籃球團結盃剛好我高中畢業又回到峴港。當時看到煥然一新的樹人樓還有寬廣的樹人室內球場的現代設備真讓我眼睛發呆。每個人口中都對潘董讚揚有加。那的確是因為潘董的古道熱腸四處奔波以身作則先捐巨款再游說峴港商人和地方長老跟進的方式才有了樹人的新面貌。老爸說潘董還數次飛往西堤鼓吹當地的富豪李良臣他們熱捐。就因為有像潘董這樣熱心腸的善心人士才讓樹人學校在中區聲名遠播。我們樹人子弟也就有了一個舒舒服服設備齊全的讀書兼游樂場所。 七七年暑假老爸經過朋友簡昌就叔叔的穿針引線﹐老爸和當地的越共工幹妥協以每個人十兩黃金並交出房產和所有不動產條件作半公開偷渡方式的條件交換自由。我們一家大小就在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跳上了一部貨車顛簸中開到一個偏僻的海邊等著上船。漆黑中伸手不見五指的當兒就聽到潘董熟悉的聲音﹕『是阿德嗎﹖』老爸好興奮的回應﹕『是我。』然後又回問﹕『是你嗎﹖正華﹖』之後我們才知道在海邊等船的還有其他認識的校董﹕李文恭﹐高帝存﹐陳漢昇等在內。就這樣我們和潘董坐了同一條船偷渡去了台灣澎湖。潘董為人耿直熱心好客是一位直爽的好心人。在澎湖住了一年多每天都和潘董朝夕相處那種感情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大家庭一樣。之後我們一家赴美去了聖荷西。潘董也去了加洲洛省。兩家從此也就失去了聯繫。 去年洛省春節聯歡在會場上我又再度見著了潘董﹐趕忙上前打了招呼對著眼前這位和藹可親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問﹕『潘叔﹐您還記得我嗎﹖』潘董看了好久一直摸頭﹐我說﹕『我是阿屏呀。趙崇德的女兒。』潘董在意外驚喜之下把我抱得緊緊的然後帶我去見了我爸以前認識的老朋友還和幾位阿伯阿叔拍照留念。潘董說﹕『記得了。回去要問候妳爹。』那個時候潘董聽覺已經有點不靈我每次說話都要在他耳邊大聲的說他才聽得到。沒想到才一年光景﹐就在我參加洛省樹人溫馨聖誕慶祝晚會的那天中午下了飛機就已傳出潘董早上剛離世的惡訊。我心裡一陣陣難過。沒想到這位為樹人盡心盡力的大好人就這樣靜悄悄的走了。 因為潘董的努力不分彼此大公無私的精神才有了一個輝煌的樹人學校。也才孕育出我們這一群團結一致相親相愛的樹人子弟。潘董不愧是我們樹人之父。安息吧,潘董。您的精神永遠都與我們同在的﹗
一顆巨星的殞落 王永健 脫稿于洛杉磯 12月23日2008年 四個月前當我與二弟永康在樹人網站上,設立潘正華董事長特輯時,永康提議用『偉大的華僑』這首歌來歌頌潘董事長一生的事蹟,為了僑教工作而奔波,出錢出力,為華僑子弟的中文教育留下一脈香火。這首歌以前在樹人唸書時老師有教過,我們只記得曲調而忘記了歌詞,迅雷班的趙慧屏學妹在網上找到了歌詞寄給我們,我用電腦軟件譜出了這首歌的曲子,作為潘董事長特輯網頁的背景音樂。以『偉大的華僑』來讚頌潘董事長,實不為過。他老人家不但熱心公益,而且平易近人,許多校友都有過與他老人家打交道的經驗。記得一九七二年、當時我紙張出了問題,要躲避兵役,母親與潘董事長有宗親關係,託他老人家為我在樹人按排一個教職,於是我就在樹人當了一年的老師。一眨眼已過了卅六個年頭。 前几個月,文社班與英社班的鄭耀剛施英媚夫婦,邀請潘董事長出來吃早餐,我也是座上客之一。吃完早餐之後,我們一起到鄭耀剛施英媚夫婦家去作客,我開了電腦,瀏覽樹人網站,潘董事長第一次看到了他老人家的特輯與訪問短片,也看到了擺在網站上,一九七四年第七屆中區籃球團結杯盛況的相片,雖然說此一壯舉與校舍擴建是由許多僑胞與商界人士所努力的成果,但都是由潘董事長一手促成的。如今故人雖已作古,然而潘董事長的精神會永遠的伴隨著樹人,長久的留存下去。這一顆巨星的殞落,也許是我們樹人的最大損失了。
高山仰止 張碧雲 于三藩市 12月23日2008年 成功的商家多的是,但能夠令人懷念與尊敬的並不容易 !潘正華老先生生前能夠如此有遠見,有魄力興建校舍,作育英才。這份成就是『劃時代』 的!我不認識潘老先生,亦借樹人網站一角遙寄我的默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悼念潘正華董事長 蔡振翔 老師 于香港 12月22日2008年 如果沒有潘董事長,樹人仍是一座破舊的廟宇,加上幾間平房的課室,設備簡陋的學校。 是他聯同一班熱心的僑領,出錢出力,又不辭勞苦,到處勸捐籌募,建立巍莪校舍,新圖書館,使樹人有更好的裝備,作育英才,樹人師生永不忘記他的功績。 像他能出錢出力的人,並不少見,我懷念的是他的為人,有廣濶的胸襟,從沒以老板的心態管理學校,只是設法供應學校的需要,從不干預學校的行政,尊重校長,愛護老師,既沒有外行管理內行的干預,校長就能憑自己的教育理念辦好學校。 回想起來,樹人也許不是很高水準的學校,但這學校有盡心教學的老師,學生來自本市及附近的城鎮,有深厚的鄉土濃情,快樂的校園生活使到每人身心有平衡發展,這是難能可貴的,也為什麼今天,各散西東,多年後我們仍懷念樹人。 如果校長、教師是在前線,董事就是後方的大本營,沒有他們的支援,學校的教學便沒法推行,我有幸曾經是前線的一份子,今天我特別懷念這位大本營的元帥,他不但是樹人的功臣,也是一位慈祥長者,我在近照見到他帶著如冠冕的白髮,笑容依然,將會成為我心中的珍藏…
|
偉大的華僑 作曲:黃友棣
偉大的華僑 偉大的華僑啊 先烈先賢 締造亞洲共和之花 獻身革命 推翻滿清專制鎖枷
團結海內外 眾志成城
偉大的華僑 偉大的華僑啊
參與八年抗戰 拯救美麗鄉土
團結 團結 團結 團結
中華 中華 五千年的文化
我們永遠捍衛著它 永遠都是炎黃子孫
偉大的華僑 偉大的華僑啊
團結 團結 精誠團結 共同建設富強的大中華
|
||
You are visitor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