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王永康園地

         

                          
 

Posted on Apr 16, 2023

* 飲水思源」之旅

 

                                 

Posted on Dec 31, 2020

* 疫情間的退休生活。我的夢想, 我的精神粮食

請點擊圖片進入光臨網頁:    

 

                                   

Posted on April 18, 2013

* 業餘的愛好

我從小就喜歡飛機,它像鳥那樣能夠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我也很羡慕那些身穿飛行裝的飛行員,覺得他們很威風很棒也很勇敢的英雄人物,他們能駕駛一個比空氣還重的"鐵車"在空中隨意飛翔。這種仰慕的心裡和好奇心始終沒變。
記得在老家戰爭剛結束後的頭幾年裡生活黯淡無聊,我和哥哥嚐試製造一架小模型噴射飛機。由於機身全用金屬絲條和鋁片製成的原故,而以乒乓球的碎片當噴射燃料,所以未能如願以償的使飛機離地高飛,至少也能使它像跑車那樣地在地面奔馳了一段距離。
來到美國定居初期在離家不遠的公園(Whittier Narrows)看見許多人玩遙控模型飛機真是很過癮。 聼說要當這種"飛行員"需要申請執照什么的,當時自身處於新環境人地生疏的考量,対這種玩意也不像以前那樣在乎著迷了。但,対飛機"迷戀"的那種心情依然深藏在心。
近年來由於工作的驅使隨時都得到飛機場執行有關電方面的維修工作,不得不駕著公務車沿著飛機的起落跑道行駛。每逢遇到飛機駛來( taxiing ) 就得讓路,就這樣在近距離看到飛機的雄偉而感到無比的興奮。

  每逢遇到飛機駛來( taxiing ) 就得讓路。                         在近距離看到飛機的雄偉而感到無比的興奮。

在機場內巧遇 "太空梭 Endeavour" 真令我終身難忘啊!

兩年前一位從佛州來的朋友送給我一份禮物,是一架模型遙控直升機。這本來就是我童年夢寐以求的玩具,然而卻眼瞪瞪的盯著這份禮物反覆自問為何在我這把年紀人家還送這種孩兒玩意的東西給我呢?卻又捨不得轉送給小孩子玩。回家後就把它放在停車庫裡,一放就放了一年多,早已忘了它的存在。
去年底整理車庫時才發現它,覺得有點可惜就拿出來試飛。本以為這個看來還算不輕的金屬物體光靠一顆小小的蓄電池要飛嘛大概也飛不到那裡去吧?誰知在遙控噐上手指輕輕一推,不到兩秒鐘的片刻就把它"推"到百呎高!微風又輕輕再吹•••就飛到鄰居後院裡去了!哈!這下子可把我嚇壞了!
從那天起就開始上網索尋有關這種"玩意"的資料和訉息。越深入了解越是被它所迷惑!不知不覺中就訂購了數架各類大小不同模型的遙控直升機和飛機。這些小模型機在照片中難辨真假,精緻逼真,性能也超乎自己的想像。
                                   

這些小模型機在照片中難辨真假,精緻逼真,性能也超乎自己的想像。

以上三張圖片的模型是攝於展覽會場。玻璃纖維的機体價錢上千元,也不容易操作。

 

 

 

         

 

Posted on June 28, 2012

 * [我的表妹] , 一位改寫現代教科書的女孩子                                                 老亮祿敘述   王永康編寫 

 她是我母親二妹芳阿姨的小女兒,名叫劉麗杏(Jane Luu)。從小就很好學。雖然我們同在越南堤岸出生但由於家庭環境的原故各自在兩個不同文化背景裡長大。我早年隨父母親和家人移居越南中部的峴港巿,接受中文教育,就讀樹人學校。二姨媽和姨丈是道地的廣東人,劉表妹從小就接受法文教育,上法文學校。在戰火中成長的她和普通同年女孩一樣過著樸實平凡的童年生活,懷著一般女孩童年的幻想與夢想。每逢夏天炎熱漫長的夜晚總是爬上陽台乘涼,仰望著佈滿星星的夜空,傾聽長輩們說神話故事。就這樣遂漸対天上的小星星充滿了好奇心。
 1975年初夏,正當戰火迷漫全國之際,這位才十二歲初頭的小女孩跟隨父母和家人離開了家園來到美國定居。新的環境対這位好學不倦的她是個挑戰也是機會。擁有法文背景很快就學會了本地英文語言。她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參觀了座落在南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 時対一幅航天圖片著了迷,興奮的対自己說:"啊!原來也有人從事這種研究作為終身的職業!"
 劉表妹在1984年從史坦佛大學 (Stanford) 畢業後便進入加大柏克萊(UC Berkeley) 和麻省理工學院 (MIT) 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及寫博士論文。在加大洛杉磯(UCLA )天體物理學教授 David Jewitt 的指導下,於1987年開始対太陽系邊緣地帶海王星以外的物體觀察。經過五年不忌甘苦的奮鬥和搜索,終於在1992年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蓋博地帶」(Kuiper Belt),這是一群流星體在碟形的軌道上圍繞著一個中心旋轉。這個重大的發現讓科學家們更進一步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同時也改寫了我們學校的教科書!
 記得老師曾說:我們的太陽系裡有九大行星。除了地球,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外還有冥王星(Pluto)。而「蓋博地帶」的發現證明冥王星只不過是該「地帶」上百萬個流星體中的一份子而己,不具備「行星」的條件。2006年國際天文協會正式把冥王星的「行星」身份降級為「踒星」(Dwarf Planet)。
 經過卄年的考證,劉麗杏表妹和她的導師 David Jewitt 終於得到國際的表揚,共同獲得2012年兩大國際奬:挪威天體物理學奨和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中國香港「邵逸夫奨」。
 想起當初追蹤「蓋博地帶」時,劉表妹回憶說:"似乎每一個人都対我說這是一個虛構假想的地帶根本不存在,還是放棄吧!因此沒有任何團體或個人願意為我們的工作助一臂之力,只好自挑腰包撐下去!"。當被問及得奨的感想和成功的秘訣時,這位哈佛教授的表妹答道:"我感到非常的驚訝, 從未期待過這樣的榮譽。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只靠自己的一份靈感和九份的努力吧!"。


手拿紅色杯子是劉麗杏表妹和 UCLA 的 David Jewitt 教授 (攝於領獎前的家庭慶祝會 2012年6月16日)


領獎前的家庭慶祝會

 

轉播香港翡翠台報導

 

「邵逸夫獎」2012年頒獎典禮

中國香港特首頒獎給劉麗杏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