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迅雷班網頁  迅雷音樂  迅雷信箱  迅雷寫作  迅雷綜合版  迅雷舊相冊  迅雷祝賀  迅雷相冊  關於我們

樹人首頁

                                                           迅雷寫作校友投稿 

迅雷首頁
迅雷寫作

 

雜家亂彈

阿吉專欄

倉頡之旅
萍水相逢

王永康談天說地

談天說地
碧海雲天

校友投稿

短文小品

勵志故事

自作多情

James專欄

 

 

February 14, 2015


我們的訓育主任﹕袁濱老師   作者﹕陳金明老師

 

 

February 13, 2015

樹人之回憶   作者﹕陳金明老師

衷心感謝樹人純社班吳鑫明學長傳遞來陳金明老師的作品﹐在陳老師的筆墨下我們似乎又回到少年時期在母校樹人求知渡過的甜美日子還有那乘載著無數甜蜜的裡面有著我們的共同美好回憶…

 

 

June 25, 2014

兩碗牛肉麵
(Hai Tô Mì Bò)         作者﹕陳年益

昨天收到斌社班陳年益學長的一封電郵﹐裡面寫著﹕

Pam﹐

 

好高興能在剛過去的週日再次有機會見到妳及南灣的師長及校友們,與你 (妳)們在一起真的是如浴春風,樂而忘返,妳(你)的風趣,樂觀,親切,友好….在在實令人動容,令我深深難忘.妳把小妹也帶來了,她想必多少也會感受得到大夥的熱情與親切吧!

太久沒有與妳, 碧雲…等有所交流,也就突然懷念起過去我們曾在 “迅雷網站”上有過那段 “成語接龍”, “電影龍門陣”, “猜謎遊戲”….等的日子.就像我們的童年,少年時代一樣, 當它們過去後,也就不再復返,只有在我們的回憶之中去懷念與回味了…

今日收到我的舅父從越南寄來一篇他創作的短文, 讀後頗受感動,覺得極富啟發性,就譯成了中文,順道寄上與妳一塊兒分享吧.
祝 安好, 愉快

陳年益


極短篇——— 兩碗牛肉麵
(Hai Tô Mì Bò)  

某日清晨, 一對窮人家的父子相扶走進一家麵館. 父親眼睛瞎了, 兒子小心引導父親入座, 查看掛在牆上的價格表後, 用較大的聲量喊出: “給找們來兩碗牛肉麵吧!”

隨後則稍稍輕聲對待者說 “其實只要一碗牛肉麵與一碗湯麵, 加些蔥即可”.
一陣子後, 待者端出兩碗熱騰騰的麵擺在桌上, 兒子將有牛肉的那碗麵擺在父親面前,對父親說: “爸, 您慢用, 這家店的牛肉麵非常好吃, 很出名的”, 然後把那碗湯麵擺到自己面前.

父親用筷子在那碗麵中摸索幾下, 夾到了一片牛肉要放入兒子的碗裡, 對他說:“孩子呀! 你還在求學期間, 需要吃多些營養, 才能把書讀好的”.
兒子則把那放入他碗中的牛肉片悄悄再放回父親的碗裡, 父親又再次把那牛肉片放入兒子碗中, 如此連續來回數次, 父親說: “這家店的牛肉還放得蠻多的呀!”. 其實碗中只有一, 兩片薄薄的牛肉, 只不過這對父子倆連續來回把這牛肉片放入對方的碗中而已.

這家店面的老闆娘一直有留意到這對父子食麵的情形, 隨即走進廚房, 要了一盤牛肉端出來擺在這對父子的桌上.
“老闆娘, 大概弄錯了吧, 我們並沒有點這盤牛肉呀”, 兒子說.

老闆娘笑道; “沒有弄錯, 今日本店開張, 這是回饋給客人的優惠”. 她很有意識地想這盤牛肉免費招待這對父子.kms06013

父子倆隨即把麵興與盤中的牛肉用畢, 兒子望了望牆上的價目表, 隨即依照兩碗牛肉麵的價格錢去付帳. (大家說他是不是一個多麼懂得自重與自愛的孝子呢!)

陳年益 06/25/2014 舊金山


編者謝謝年益學長親自寄來的翻譯短篇與大家分享。文章裡面輕描淡寫的講述父子二人吃“
Hai Tô Mì Bò”的情景但它的背後卻隱藏著父子彼此之間的關愛﹐在夾來夾去的過程中不但讓我們看到了父愛如山也讓我們體會到兒子對自己的父親那麼樣的百般孝順而感動不已。更驚奇的是臨走之前﹐那位兒子還依照兩碗牛肉麵的價格錢去付讓我們想起了古人常常說的一句話﹕人窮志不窮﹗

 
October 21, 2009

 

“榴蓮”忘返       作者﹕千里月

最近與朋友到超市去,看到榴蓮,他愛不釋手,他是外地來的,問了價錢之後,一連買了幾個,大快朵頤。以前還在西堤時,到了榴蓮季節,小販們推著攤子,把榴蓮的香味傳遍整個堤岸,放學之後,許多口袋裡有錢的學生們,圍著榴蓮攤子,大吃特吃,弄得其他同學垂涎三尺。來美後,起初還買不到榴蓮,因為價錢太貴。當時在報上讀了一篇文章,作者說她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華埠攤子上,看到有賣榴蓮,歡喜之餘,以四十塊加幣買了一個帶回家與家人分享,當時一碗麵的價錢也只不過兩三塊。原來這種臭氣沖天的異果也能在異國“開花結果”,實在叫人難以想象。如今越來越多東南亞移民定居美加,榴蓮的價錢已低到只花幾塊錢就可以買到一只冰凍的榴蓮,帶回家享用,與廿幾年前的“天價”,不可同日而語焉。

幾十年過去了,回想起學生時代,放學之後,喜歡打籃球或乒乓球,打完球之後和幾位死黨在學校附近的一個攤子喝水,大家喜歡喝汽水,我則比較喜歡喝蘇打檸檬糖,後來幾位老友也學我叫蘇打檸檬糖。有一天打完球之後,在攤子旁坐下來叫水的時候,我們異口同聲地喊:“蘇打檸檬糖”。喊完之後,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後大笑了起來。原來喝蘇打檸檬糖已喝上了癮。

鳴遠前的阮智芳街,可以說是吃的天下。晚上有許多攤子賣蚌蜆,也記不清楚多少錢一盆,捧上來時熱騰騰的,煮熟的蚌殼已經打了開來,抓住蚌殼的一邊,點入酸甜的魚露裡,放到口中,用牙齒把蚌肉扒開,連魚露一起吞到肚裡去,夜晚清風徐來,這種吃法,真的實在過癮。吃完蚌蜆之後就去光顧“糖水皇后”的糖水店,“糖水皇后”的姿色是否傾絕一時呢,暫且不說,她所賣的各式各樣糖水,真的叫我們流連忘返。

再往下走,就是出了名的吃街La-Cai 街,那裡的鴨腿麵,也算是一絕。記得有一次,約了幾位朋友在那裡吃素,餐店名字好像叫做“佛有緣”或 “菩提緣”的,白飯是在小杯子裡蒸出來的,非常甜軟,菜肴可口,吃了之後,從此我們對吃齋都會“另眼相看”,這種好感會不會為我們鋪平道路,直通西方極樂去呢?百年之後,就會揭曉。

吃在羅省,可以說應有盡有,任何地方的菜式,都可以在此地找到。但我還是緬懷那些小時候在鄉里所吃過的攤食,也許這些攤食,已根深蒂固的嵌在腦海裡,它們為我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回憶。


October 12, 2009

 

窗外           作者﹕千里月

再牽妳的手 李克勤/蔡幸娟

 



一對年輕夫婦剛搬來一個新社區,第二天正在吃早餐的時候,他們看到一位鄰居女掛一條布料在線上曬乾。

 

                XXXXX

那位年輕妻子喊了起來:“布料太髒了,那個女人不懂洗衣服!也許她需要一種新的洗衣粉才能洗得比較乾凈。”她的丈夫看著,但沒出聲。就這樣,每次看到鄰居女曬布料,年輕妻子都發出同樣的批評。

 

                XXXXX

一個月後的一個早上,那位年輕妻子很驚異的發現,鄰居女所洗的那塊布料非常的乾凈,她向丈夫說:“你看,她已經懂得如何把布料洗乾凈了,是誰教她的?”

丈夫回答說:“今天我起得早,把窗門抹乾凈的。”

 

                XXXXX

世事也是如此,要依靠窗門的乾凈程度,才能把事實真相看得清楚。在評價一件事物之前,要清楚的檢驗自己本身的觀察品質,才能清楚的觀察到別人心中真正在想什么。

哎!今天我更清楚的看見你,那么你呢?


讀者心得沒有把事物看清楚就妄下定論,是許多人都會犯的通病,只要把事物看清楚之後,勇於調整自己的看法,才是真正的勇者。

 

July 19, 2008   思念中的峴港      作者﹕陳年益

離開峴港屈指算來已經四十多年, 未曾有機會重返探望. 離開時還是一個少不更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少年, 當時沒有想到多久以後將會回來, 也沒有太多離情別緒的負担. 畢竟年紀尚小, 日子過得很單純. 在家庭父母的愛護之中成長, 未曾嘗到一點世間的辛酸, 所以記憶中的峴港是很甜密, 很美好的.

雖說成長中的六零年代, 峴港並非能在越戰的紛亂之中置身事外, 偶而也會聽到一些有關戰火的傳聞. 但畢竟日子都在家庭與學校渡過, 不是讀書就是遊玩. 記憶中的人與事都圍繞在樹人母校與家庭成員之中, 加上同窗好友, 左鄰右舍的來往, 連成一串並不華麗,但很甜美的回憶.

峴港的六零年代有着一份獨持的純樸, 除了家庭中享有的溫馨親情, 幾乎所接觸到每一個人都那麼的善良, 友善. 校園中固然得到師長們的關愛與教導,同學之間的交往也毫無心機.大家在母校中建立的友誼是那麼的真摯與自然.

我們在充滿了友愛的校園中,過著筆硯相親,晨昏歡笑的日子,處處溫清,如沐春風.

六零年代的峴港,沒有喧鬧的車水馬龍,沒有壯觀的高樓大廈.街道上來往的行人,總是帶著悠閒的腳步.我騎著腳踏車來回學校.中午還可以返家用飯,睡個午覺後,在溫暖陽光的照耀中,輕鬆自在地騎著腳踏車回到學校.下午的課程,不是唱遊,就是體育,我們就在歌聲中,或操場上,渡過一個愉快美好的下午.

曾有多少個黃昏,倚在窗口面對白騰河邊.目送對岸遠山夕陽西斜,在晚霞的餘暉中,感受著 “夕陽無限好” 的美好景緻.年少的心未曾體會得出 “只是近黃昏” 的短暫無奈.曾有多少個夜晚,徘徊在白騰岸邊與鄰居的朋友們一起遊玩,皎潔的明月映在河水之中,泛出波光點點,萬般輕柔,無限詩意.在明月的照映之下,我們童真的心,只知儘情歡笑,樂而忘返.未曾想到明月也會有被鳥雲遮蓋的時候. “好景不常在” 這句話當時對我們而言,又怎能體會得出來呢!?

你說時間是治療傷口的最佳良方也好,你說時間是最無情也罷,在時間無聲的流轉之中,我已經離開了峴港.離開之時,也與在峴港那段美好的時光告別了! 而且一別就過了四十多年.回首前塵往事,心中感觸良多.如今的峴港,是否依然如昔?從相片中看到峴港如今改變了很多,高樓大廈,比比皆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六零年代純樸的峴港,己經不復存在.哦,不! 應該說,依然存在我的思念之中.無論去過多少地方,或居住在那裡,我都會記得那個純樸的峴港.再經過多少次物移星轉,滄海桑田,純樸的峴港,在我的思念中,是永不改變的.

陳年益 脫稿於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九日 美國舊金山



April 5, 2008   我印象裡的會安小城鎮     作者﹕曙姮

看了李世衡先生為紀念抗戰時期的愛國的旅越華僑奮勇犧牲的事跡而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裡面提及的岑文祥﹐他是我的叔公(爺爺的弟弟)﹐李仲珣烈士是我母親的叔公。小時候我也常聽長輩們談及會安會安烈士們的英雄故事。

在我的印象裡﹐會安小城實際上是一個大家庭﹐城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拉扯上一點親戚關係。

會安還是我的家鄉呢﹗我是在會安出生的﹐我五歲時﹐我們家才搬到峴港。

記得在越南時﹐ 每逢年初二﹐我們全家大小都一塊儿回會安拜年和拜祭祖宗﹐因為我父親和母親的家族祠堂都在那儿。最有趣的是﹐有一條街﹐每次我們去拜年﹐從街頭到街尾一家不漏的﹐家家都走進去拜年﹐不是叔公﹐姑婆﹐就是阿姨﹐舅父。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母親家族的祠堂﹐是燦盛號﹐那是一間很古老中國式的建築物﹐裡面的傢具﹐飯碗﹐碟子﹐湯匙甚至銅臉盆都是從中國搬過來的。樓上有一處地方﹐樓頂很低﹐大人們要低頭彎腰才能走過﹐然後是個大廳堂﹐擺滿了祖宗神位﹐陰陰暗暗的﹐我們這群小孩﹐都有些害怕﹐目前我的姑婆還在那儿住﹐是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古屋之一。

我父親的家族祠堂是在岑文祥叔公家﹐我還記得在祖宗神位的旁邊有一個鐵盒﹐裡面裝著一本厚厚的族譜﹐文祥叔公去世後﹐為了方便記載又存在我們家裡。因為我有一個能寫一手好毛筆字的李振先叔公(外公的弟弟)﹐所以後來族譜都由他來記載。

會安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人物﹐他就是我的另一位叔公李振翔(許毅男舅舅的親舅舅)﹐自我懂事以來﹐他那一身衣着__白上衣﹐白褲子﹐幾十年來寬式從沒變過﹐他是個好好先生﹐喜歡坐在會安河邊釣魚﹐我舅舅李科學小時候老是跟著他。

在十七世紀﹐會安曾經是中國人在越南最早立足的地方。

會安不止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城﹔那裡的人即親切又熱情。會安還是一個人情味濃厚的小城。

曙姮 04/05/2008

 

 

 

 

 

 

 

     

http://www.hitwebcounter.com/htmltutorial.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