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迅雷班網頁  迅雷音樂  迅雷信箱  迅雷寫作  迅雷綜合版  迅雷舊相冊  迅雷祝賀  迅雷相冊  關於我們

樹人首頁

                                                           迅雷寫作 短文小品 

迅雷首頁
迅雷寫作

 

雜家亂彈
阿吉專欄
倉頡之旅
萍水相逢

王永康談天說地
談天說地
碧海雲天
校友投稿
短文小品

勵志故事
自作多情
James專欄

 


April 28, 2012 腳指頭上看個性


如何從女孩的腳指頭上看出她的個性與溫柔度。

 



1、 大腳趾比第二趾短:
代表這個女孩精力旺盛,而且毅力十足,所以要這樣女孩做一隻溫柔的小貓咪,基本上是有困難的。

2、 大腳趾比第二趾同長:
代表這樣的女人實事求是的,不會完全以男人為天,但她們只能在特殊狀況下,才能作一隻溫柔的貓咪,另外她們也很獨立自主,可以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不依靠男人。

3、 大腳趾比第二趾長:
一般人大部份女孩都是這樣的,代表這個女孩溫柔和馴,而且能控制情緒。

妳到底屬於1﹐2﹐還是3呢﹖


April 22, 2012 陳柔縉:2006開卷好書獎得主

她並不羞澀,只是天生淡然快意:2006開卷好書獎BV-陳柔縉篇

 



時代不專屬於誰,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我們誤以為位子高的,才是功勞大的。到底什麼是大、什麼是小?

……陳柔縉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 作者:陳柔縉

最近這個冬天,我在一個民間學苑上課,講日本時代的衣食住行,八十歲白髮學員不少,那是他們親身存在的時空,所以,也是去採訪。

一天上課前,一位女學員很禮貌來致歉,我請他們寫一個自己與日本時代相關的故事,她說她在戰爭結束前兩個月出生,沒有故事,另一方面也忙,還沒能回家鄉問老母親有甚麼值得說的記憶。

我第一個反應,笑稱「哦!你也當過日本人!有日本名字嗎?」然後,聊著聊著,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跑出來。她說,戰時有美軍飛機來轟炸,有一天,飛機又到村子頭上,全家急成一團要逃,阿公叫母親快跑,「查某仔不要緊啦!」不要管躺在床上的小女嬰。阿公重男輕女,但母親捨不得,還是趕緊抱起,躲到屋外的防空壕。後來發現,空襲過去,房內的床留有彈痕。她笑著說:「要不是媽媽,我早就沒命了!」

我想到自己家裡的戰爭記憶。

長輩口述 讓故事永遠留下來

作者:陳柔縉


November 24, 2010 男女感情要舒服,也要幸福 !

 



最近聽朋友說:「想要騙狗,就靠一根骨頭;想要騙貓,就靠一條魚;想要騙女人,就靠舌頭和口水……」

男人,常靠舌頭和口水,來騙女人;男人的嘴巴,甜言蜜語,講得天花亂墜,可是女人也聽得心花怒放,死心蹋地地喜歡他、愛上他,願意一輩子跟隨他。然而,結婚後,男人露出了真面目,或是拈花惹草,女生開始哭哭啼啼,大罵男生「始亂終棄」!

不過,「始亂終棄」卻有新解︱︱女生談戀愛時,是自己先意亂情迷、搞不清楚、誤上賊船,才會「始亂終泣」,最後哭哭啼啼,想不開、想自殺……

在美國馬里蘭州有一位名醫,與一女博士共同出版一本節食的專書,而名噪一時,同時也譜出了戀情。然而,不久後,這名醫又移情別戀,愛上了一女護士……

這女博士是華府一名校的女校長,她受不了男方「始亂終棄」,一氣之下,拿著槍去興師問罪,卻不慎殺死了醫生情人。這新聞太轟動了,因名校長竟然變成了「殺人犯」。辯護律師說,女校長只是拿槍去理論,沒想到在憤怒、爭論時,槍枝走火;她本來想自殺,卻不幸殺死了負心的愛人。後來,這女校長被監禁了十五年,現已出獄。

唉,人在生氣、衝動時,都變成盲目、非理性了!
人,不能讓「一生的命運」,自毀在「一時的失控情緒」之上啊!
心,即使變成「千瘡百孔」,也要懂得暫時關閉起來,自我療傷、止痛!


詩人徐志摩曾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要想找到一生幸福的伴侶,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價值觀、個性、信仰、生活習慣,都要互相包容、體諒、尊重,真的很難。

所以,報載有一名穿著高雅的貴婦,走入律師事務所,要辦離婚。為什麼?她說,先生很要求完美,每天就像日本的大男人,在家裡,要求做妻子的她只能回答「嗨!嗨!(日文:是)」

結婚二十年了,這婦人每天只能「嗨!嗨!嗨」,她很不快樂;現在女兒也長大了,先生沒外遇,也沒家暴,她,只是不想凡事都按照先生大男人的規定去做,她要做個快樂自由的自己--「我就是不想每天再嗨嗨嗨下去了!」

一個人若因愛受傷,要「用信心來自療」;千萬別為個豬頭,而哭得死去活來、尋死尋短啊!

男女戀愛,「好聚、好散的功課」一定要學會,也要讓自己「舒服、幸福」過一生哦!

作者﹕戴晨志
載自中國時報



November 11, 2010
有些人,有些事.

有些人一直沒机會見,等有机會見了,卻又猶豫了,相見不如不見。
有些事一直沒机會做,等有机會了,卻不想再做了。
有些話埋藏在心中很久,沒机會說,等有机會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了。
有些愛一直沒有机會愛,等有机會了,已經不愛了。

有些人有很多机會相見的,卻總找借口推脫,想見的時候已經沒有机會了。
有些話有很多机會說的,卻想著以后再說,要說的時候,已經沒有机會了。
有些事有很多机會做的,卻一天一天的推遲,想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机會了。
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机會,卻不在意沒在乎,想重視的時候已經沒有机會愛了。

人生有時候,總是很諷刺, 一轉身可能就是一世。
說好永遠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當初是什么原因分開彼此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么脆弱的。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凡;風雨同船,天晴便各自散了。也許只是賭气,也許只是因為小小的事。幻想著和好的甜蜜,或重逢時的擁抱,那個時候會是邊流淚邊捶打對方,還傻笑著,該是多美的畫面。
沒想到的是,一別竟是一輩子了。
于是,各有各的生活,各自愛著別的人。曾經相愛,現在已互不相干, 即使在同一個小小的城市,也不曾再相逢。

某一天 某一刻,走在同一條街上,也看不見對方,先是感嘆,后來是無奈。
也許你很幸福,因為找到另一個适合自己的人。
也許你不幸福,因為可能你這一生就只有那個人真正用心在你身上。
很久很久,沒有對方的消息了,也不再想起這個人,也是不想再想起。再回首時,容顏已無法變認。

— 網頁流傳 —

有些人,你明明是不捨得的,卻又不得不放棄。
有些事,你明明一開始就知道是不真實的,卻還是希望奇跡出現。
有时候,你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卻又是那樣的那樣的不甘心!﹗﹗


November 4, 2010
故事:敲三下 我爱你

當他想她想得快要發瘋時﹐他打電話給她響了三下就掛斷了。當他倆在公眾場合見面時﹐他會對她眨了三下眼睛。每一個動作重複的做三次對方就會體會到“它”的含義﹐ 那是他和她之間的一種愛情傳遞方式。

他「使君有婦」不能像其他男人一樣的公開和她的戀情。到他終於和妻子爭取到離婚證書後﹐他滿懷欣喜開車急奔向她﹐不料一場車禍帶走了他的生命和她的全部希望。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也是瓊瑤和劉立立一直在籌劃中的一部電影。

劉立立癱瘓在病床對在身旁照顧得無薇不至的王玫也回握了數下﹐ 當王玫在電話裡跟瓊瑤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令瓊瑤想起在病危中的劉立立握了王玫的手是要向王玫表達她的感恩與愛意:握三下 我爱你!

瓊瑤說了﹕人類太多“相見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卻永不會“恨晚”。

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永遠不“恨晚”﹗


故事:敲三下 我爱你 作者﹕琼瑶

這個故事是蘭妮告訴我的。 “你認識胡嗎?”她問我。 “是的,去年冬天,我和她吃過飯,印象中,是個很溫柔,很靈秀,很有才華的女人。” “喜歡她嗎?” “是的。”

“那么,你應該知道她的故事。” 胡是個年輕的女作家,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擅長寫新詩和小品,文筆流暢生動,筆底充滿了感情。從她的文筆看,她該是個細膩而多情的女孩。

胡尚未結婚,和父母定居南部。在一次台北的文藝聚會上中,她認識了住在台北的周。

周不是作家,而是某報的記者,能寫,能談,能欣賞,而且會畫一手好的寫意畫。他的才气和風采立即吸引了年輕的胡,但是,周已經使君有婦。

人類太多”相見恨晚”的故事,但是,相知卻永不會”恨晚”。胡和周由相識而相知,由相知而相愛,這之間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我相信他們這條路走得非常艱苦,必定充滿了矛盾、掙扎、痛楚、壓力和犯罪感。台灣的社會,說新不新,說舊不舊。一方面有非常聳人听聞的新潮人物,另一方面,也有极端的保守派。胡和周就在這夾縫中生存。周是書香門第,妻子也是出自名門,而且已有一儿一女。無論在道義上,責任上,都不允許他有外遇,更遑論离婚再婚。因而,他們只有抑制著這份感情,不容許它泛濫開來。他們經常在宴會上,或人群中相遇。四目相對,靈犀一點,千言万語,卻常苦于無法傾訴。于是,有一次,當他們有机會單獨相處時,周說:”那只有三個字;三個從有歷史,有人類,就會互相訴說的三個字;我愛你。我不能時時刻刻親口說我愛你,但是,讓我們之間有點默契吧。如果我打電話給你,鈴聲響三下就挂斷,那是我在說’我愛你’,若是向你眨三下眼睛,彈三下手指,噴三口煙……都是在說’我愛你。'”

多么浪漫的表達方式!

然后,有好長的一段時間,他們生活在”三下”里。敲三下,我愛你。看三下,我愛你。鈴響三下,我愛你。吹三下口哨,我愛你。嘆三口長長的气,我–愛–你。

這种愛情,有它的凄涼,有它的美麗,有它的詩意,有它的殘忍,有它的狂歡,有它的痛苦。不論怎樣,周和胡就這樣”兩情默默”的度著日子。胡為了忠于這段”不為人知”的愛,竟摒退了所有的追求者,一直与小姑獨處。

逐漸的,兩人的知己朋友,都知道了這段情。而他們在無數的刻骨相思之后,越來越覺得彼此間的愛,已濃得再化不開。于是,周開始和妻子攤牌,開始和父母商量,開始為兩人的未來而奮斗–這是另一條艱苦的路,几乎是殘酷而血淋淋的。周為了胡而奮戰,胡為了周而受唾罵,最后,周總算獲得了妻子离婚的同意。

去年七月某日,胡和周約好在台北某餐廳共進午餐,胡乘飛机北上。那天,她心情极好,因為這么多年的暗戀,終于有了撥云見日的一天。終于可以公開約會了!誰知,這頓午餐,周卻沒有出席,而且,他永遠不會出席了。

周就在那天早晨,因撞車而喪生。 就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走了,消失了。

胡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活著,那些日子,她生不如死,對于周圍所有的事和物,都視而不見。心碎的滋味,只有心碎的人才知道。那些日子,她沒有思想,沒有感覺,沒有意識,活著只為了活著,痛楚的底層,是再也沒有愛了,再也沒有希望了。”死亡”推毀了一切,愛情、夢想和希望。

然后,在周死后的第七夜,周的諸多好友們,都聚在一起,為周開追悼會。胡也參加了這追悼會,她彷徨無据,心碎神傷。眼前都是舊相識,可是,誰再對她敲三下?拍三下?看三下?吹三聲口哨?嘆三口長气……

那夜,台北全市燈火輝煌。 但是,那夜,在周的追悼會上,一間大大的客廳,卻忽然燈火全熄。

燈滅了,一片黑暗。大家在惊愕中,燈又自己亮了。然后,再滅,再亮,再滅,再亮。一連滅了三次! 胡几乎是脫口狂呼了! 閃三下,我愛你!

他來過了!他見到她了!他說過了!閃三下,我愛你!閃三下。我愛你!他表達了他的意思,他帶來了他的關怀、熱情与安慰。

死亡,不是終點。胡又活過來了,又能面對生活了,又開始寫作了。死亡,也不能阻止愛情! 這是個愛的故事!

我听完了,說不出的感動,說不出的心酸,也就不出的激蕩。愛,如能超越生死,多么偉大的事!但愿死而有靈,相愛的人永不被死亡分手。那么,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這不也是一种”美”嗎?提起筆來,我情不自禁地寫下了几行字:

不能同死,但能同在! 不能相聚,但能相愛! 不能今生今世, 但能無阻無礙! 給胡。給周。為了他們的愛。


November 3, 2010
敲三下,我愛你!

君子有成人之美﹐ 王玫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了外遇卻沒像其他女人一樣的和丈夫吵吵鬧鬧﹐爭風吃醋。相反的還把丈夫的女人劉立立導演帶了回家從此三個人就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相安無事了45年。親愛的男士們﹐千萬請別太得意。董今狐在記者的訪問下說他的苦沒人能夠理解。他說有時候兩個女人吵了起來他只能奪門而出在外頭待了好久才敢回家。王玫的《成人之美》是滄海一粟在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選了。瓊瑤最近在她的部落格寫下的《 敲三下,我愛你》一文刊出後﹐編者陸續收到了不少朋友轉寄來的相關網頁。在此與大家分享。

敲三下、我愛你!—作者 瓊瑤

昨天下午,我接到好友王玫的電話,她第一句話就說:「瓊瑤姐,我們今天早上,為劉姐做了氣切的手術!」我的心砰的一跳,驚呼著喊:「氣切!」

劉姐,在影劇圈中,大家都這樣稱呼她,就像稱呼我「瓊瑤姐」一樣。但是她直呼我瓊瑤,因為她堅稱我比她小。她是我的老友,工作夥伴,我的導演,在我的人生和她的人生中,我們彼此都佔據著相當大的位置,她的名字是「劉立立」。

第一次見到劉姐,是1976年,我拍電影「我是一片雲」,她是那部電影的副導。我從沒見過嗓門這麼大,活力這麼旺盛,工作能力如此強的「女人」,她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到1978年,我跟她說:「妳來幫我當導演,妳行!」她對自己完全沒把握,我堅持說她行!於是,她導了我的「一顆紅豆」,從此開始了她的導演生涯。所以,她常對我說:「妳是我的貴人,妳改變了我的命運!」

我和劉姐就這樣成為工作夥伴,我用「喬野」為筆名,編了許多電影劇本,都是她執導的。我們交換著彼此的感情生活,交換著彼此的心靈秘密,也分享著共同為一部戲催生的喜悅。在電影的極盛時期,我們每次票房破紀錄,就要在我家開香檳,那時工作人員演員和她的另一半—-董哥全到齊,笑聲鬧聲驚天動地。當我把電影公司結束,她進了電視圈,把我也拉下水,我們又拍了「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一連串的電視劇。我和她,就這樣成為一生的知己。

劉姐的感情生活是不可思議的,她年輕時,是風頭人物,是「校花」。董哥是她的學長,都是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戲劇系的學生。劉姐風頭太健,很多學長追求,大家比賽寫情書給她,打賭誰能追到手。董哥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直到董哥畢業,這些學長誰也沒追到她。

沒多久,董哥結婚了,娶了王玫。當劉姐畢業,進了影劇圈,董哥也進了影劇圈,他們都從「場記」幹起,兩人經過許多曲折,居然電光石火,陷進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但是,此時的董哥已「使君有婦」,兩人只能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同居。董哥有才華有能力,是各方爭取的「名副導」,跟劉姐這場戀愛,風風火火,充滿了戲劇性。劉姐性情激烈,曾經為了和董哥爭吵,一刀砍斷自己的胳膊。(那是一本巨大的書,無法細述)

當時,王玫已經生了一個女兒,整天為家務操勞。當王玫知道董哥有了外遇,她沒有吵鬧,沒有爭風吃醋。有一次,董哥到南部的劇組去工作,劉姐在臺北的劇組工作。等到董哥從南部回到臺北,才大吃一驚的發現,王玫不但和劉姐成了最好的朋友,還把劉姐接到家,兩個女人說,願意分享一個丈夫。董哥不敢相信,卻喜出望外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從此他們過著三人行的生活。王玫陸續又生了兩個孩子,都把劉姐當成親媽一樣,劉姐對這三個孩子,更是寵愛異常。尤其是小兒子「四海」,幾乎是劉姐抱大的,劉姐愛這兒子到無以復加,連我旁觀的人,也歎為觀止。劉姐也為了這段愛情,為了尊重王玫,終身不要生孩子,免得孩子們之間會產生問題。

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實在不明白。年輕時,沒有人看好他們這種關係,總認為隨時會鬧翻,會弄得不可收拾。但是,他們就這樣恩恩愛愛的生活著,數十年如一日。當年,我也曾私下問劉姐:「妳終身認定董哥了嗎?未來是妳不知道的,會不會再遇到別人?」她斬釘斷鐵的回答我:「絕不可能,我認定他了!」

劉姐當導演,收入比當副導演時,當然好很多。董哥也當導演了,卻沒有劉姐勤快,接戲比較接得少。劉姐把賺的每一分錢,都用在董家。和董哥、王玫一起,把孩子一個個拉拔長大。他們這一家人,成了很奇妙的一種「生命共同體」,密不可分。最讓我感動的,是王玫數十年不變的那顆無私、寬宏、包容的心。她不止包容,還深愛著劉姐,感激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

當劉姐年紀老了,不再能風吹日曬幫我拍戲了,我和她的友誼不變。每年過年前一定要見一面,談談彼此的生活。三年前,劉姐和董哥來我家,我發現劉姐講話有些口齒不清,走路也歪歪倒倒。董哥才告訴我,劉姐患了遺傳性的一種罕見疾病「小腦萎縮症」。我頓時目瞪口呆,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名字叫「一公升的眼淚」,內容就是紀錄一個患了這種病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當我嚇住時,反而劉姐安慰我,她說:「我母親有這種病,它會讓人逐漸失去行動能力,逐漸癱瘓,無法說話。但是,它不會影響智慧和生命,我母親發病後,還活了二十年!」董哥在一邊介面:「二十年夠了,這二十年,我和王玫會照顧她。」

那天,看著董哥扶持著劉姐離開我家,我的眼淚在眼眶裏轉。我立刻沖到電腦前去搜尋「小腦萎縮症」的資料,發現確實像劉姐說的,如果是老年人發作這病,不會影響智力,但是,會逐漸失去所有生活能力。我想到,劉姐是這麼有活力的一個人,怎能忍受逐漸癱瘓的事實?如果失智還好,反正自己都不知道了,假若思想一直清晰,卻連表達能力都沒有,那不是禁錮在自己的軀殼裏了嗎?到那時候,董哥和王玫還有耐心和能力來照顧她嗎?畢竟,董哥和王玫也老了,董哥自己身體也不好。

從那時起,我和王玫就經常通電話,談劉姐的病情。劉姐沒有她說的那麼樂觀,她的病惡化得很快,從發病到不能行走,到說話完全不清,在三年中全部來臨。王玫每天要把她抱上輪椅,抱上床,幫她洗澡,餵她吃飯,推她去外面散步….,家裏還有新添的小孫子,可以想像生活多麼艱難。我力勸她請外籍看護來分擔辛苦,如果王玫也倒了,誰來撐持這個家?她聽了我,請到一個很好的印尼看護。

三個月前,王玫告訴我,劉姐因為肺部感染,進了加護病房,現在插管治療,說不定會挨不過去。我難過極了,談到傷心處,不禁哽咽。我當時就要求王玫,如果到了最後時刻,千萬不要給劉姐「氣切」,因為「氣切」會延長生命,卻無法治療這個病,還不如讓她走得乾脆一點。我自己,早就寫好放棄急救的文字,並且交待我的兒子,絕對不可氣切和電擊,時候到了,就讓我平安的走。

因此,當我聽到王玫說,幫劉姐氣切了,我才震懾住。我問為什麼還要氣切?王玫哽咽著說,不捨得啊!插管已經把她的喉嚨都插破了,醫生說,有人八十歲氣切後還救了回來,何況,劉姐還有意識,會用眨眼表示意見,當他們問她要不要氣切時,她皺眉表示不要。但是,王玫問她,妳不想回家嗎?妳不想看兩個孫子嗎?劉姐眨眼了。王玫說:「她還有生存的意志,她還能愛啊!我們捨不得放棄她呀!」談到這兒,王玫忽然對我說:「我和董哥離婚了。」我驚問:「什麼?」王玫說:「沒敢跟妳講,我們離婚後,十月三日那天,董哥在醫院裏,和劉姐結婚了。總得讓她名正言順當董太太呀!萬一她走了,我兒子才能幫她當孝子,捧她的靈位呀!」

我握著電話筒,久久無法說一語,眼淚在眼眶轉,聲音全部哽在喉嚨口。王玫在電話那頭也沙啞難言,董哥接過了電話,繼續跟我說。整個提議,是兒子四海提出的。因為他要當劉姐名正言順的兒子,為劉姐當「孝子」。結婚以前,他們去病床前,把離婚證書亮給劉姐看,董哥說:「我可以娶妳了,妳要不要嫁我?」劉姐眼睛濕了,眨了眨眼。所以,十月三日那天,醫生和護士們,把病房佈置成新房,貼滿了囍字,放滿了汽球,連區公所的職員都到場來見證(因為要辦理結婚戶籍)。大家圍繞著病床,一起唱著「庭院深深」,和其他的電視主題曲。劉姐笑了,她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但是,她笑了….,董哥就這樣娶了和他相愛了四十幾年,現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動的新娘。

我聽著,哭了。我說:「董哥,你生命裏,有這麼偉大的兩個女人,你也沒有白活了!我該不該說恭喜你呢….!」我說不出話來,心裏是滿滿的感動和激動。王玫又接過電話,跟我說:「雖然沒照妳的意思做,我們幫她氣切了,未來怎樣,還不知道。如果狀況穩定,兩星期就可以出院,我會把她接回家,有孩子孫子包圍著,她一定比較快樂。今天,我去醫院看了她,我握住她的手,妳知道嗎?她居然回握了我幾下!好像在跟我說什麼。」我心裏一震,想到曾經告訴劉姐,「敲三下,我愛你!」的故事,當時還想拍成電影。我頓時知道了,劉姐在對王玫說:「握三下,我愛妳!」

這是我身邊的故事,這是發生在昨天的故事,從昨天到現在,我一直激動著,想到大家在醫院裏唱「庭院深深」的婚禮,想著我的好友劉姐和她的一家,我什麼事都做不下去。我的眼睛不曾乾過,好想哭。但是,想到劉姐在生命的尾聲,迎來這樣一個婚禮,她一定得到莫大的安慰!她一生付出這麼深的愛,董哥和王玫,也用這麼深的愛來回報她,她也值得了!


October 25, 2010
人生如意總有一二

這是一篇在網上流傳的好文章﹐作者是﹕趙坤茂。

人生如意事總有一二但人們總是對不如意的八九耿耿于懷。想想看﹐在我們周遭的朋友之中﹐有那一個能夠像老吳一樣的對人生看得如此的透徹﹖ 當老吳的朋友問老吳在他過世給人瞻仰遺容的那一刻最喜歡聽到什麼樣的好話﹖老吳竟然毫不猶豫的說想聽到別人驚訝的說﹕咦?老吳怎麼還在動呢? 哈哈﹐ 好可愛的老吳﹗﹗﹗


去年退休的老吳是我多年的同事,在我的記憶裡,他總是笑口常開,活像個彌勒佛。

他常說:「每件事情都有光明的一面,在我們的人生裡,雖然不如意的地方十之八九,但只要我們常想其他的一二,還是可以快樂得不得了!」

當他的頭髮逐漸變白時,他說:「至少我現在黑頭髮還比較多。」當他的白髮已超過黑髮時,他說:「至少我還有頭髮可以白。」當他的頭髮逐漸掉光時,他說:「哈哈,看來我梳子的錢可省下來了。」

有次他的車子被一個騎機車的酒醉老翁從後面撞到,熟知交通規則的人都知道,後面撞上來就是不對,但他看自己的保險桿只凹了一個小洞,而老翁的機車頭壞得嚴重,不僅沒有索賠,還送老翁一筆錢去維修,他說:「真抱歉,要不是我車子擋在前面,也不會讓您撞壞機車。」

最近他回來聚餐,大家問他退休後的生涯如何,他說:「唉呀!度日如年,坐以待斃!」

這可把大伙給嚇壞了,生性樂觀的老吳變了!聽他解釋後,大家才鬆了一口氣,原來他的意思是:「我每日遊山玩水,如同過年一樣;由於領月退俸,所以坐著等待新台幣!」哇哩勒,老吳還是老吳。

席間,有人問他:「人生就這麼一遭,有那麼一天,當人們在告別式裡瞻仰你的遺容時,你最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話呢?」

以老吳在我們資訊界的崇高地位,我們猜他最想聽的應該是「痛失資訊大師」之類的話語,沒想到他最想聽到的竟然是:「咦?老吳怎麼還在動呢?」

就是這樣跳脫框框的正面思考,讓老吳每每能在人生的逆境中,逢凶化吉。


August 7, 2010 仙女棒或滑鼠﹖

 

  

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的我是個小朋友,最想要的東西是童話故事裡的仙女棒,輕輕一點,就能變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現在,太陽老了,月亮也老了。也沒有人想要仙女棒了。

因為小朋友的手上都抓住了一隻滑鼠,想去哪裡就可以去哪裡,可以和多啦A夢、柯南、老夫子,在烏龍院搭上龍貓巴士,前往怪獸電力公司變身成阿布,或到海底世界尋找Nemo。

是的。太陽老了,月亮也老了。

這時候我該坐在你們的對面,也就是數位世界的對面,靜靜翻開蔡倫發明的紙張,努力思考為什麼童話世界的仙女棒今天變成了一隻滑鼠?

載自﹕中國時報的浮世繪版

編者的話﹕
在網上讀到這篇短文﹐很同意作者的見解。
生活在先進電腦世代裡的孩子只要滑動著手上的滑鼠在電腦前移呀移的﹐之後再一個click。 Poof﹐童話故事裡的阿拉丁﹐阿里巴巴﹐就連死沉海底的鐵塔尼巨輪都活生生的呈現在電腦營光幕前, 比小仙女的「仙棒」還靈驗呢﹗


June 6, 2010
斷了的親情

我從來就不覺得擁有父愛。但父親卻是影響我最深的人。

我的父親是小學校長,生活十分規律,沒有不良嗜好,回到家就是看報紙、寫日記。按理說,他是一個很好的父親,但我必須很遺憾地說:他是學校的校長,也是家裏的校長。

記憶中,母親和我們六個孩子隨父親的工作四年輪調一次,四處搬家;為了貼補家用,母親在家門口擺糖果攤子。母親站著招呼客人,父親就坐在最裏面「看店」,彼此沒有交談。

父親和六個孩子的談話更少,有的,只是用食指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責備,極少讚美。

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時,母親煮了一桌豐盛的菜餚,父親卻會用筷子指著其中一道菜,嚴厲地批評:「這個菜這麼鹹,難吃死了!」

我跟表弟感情很好,從小一塊兒長大,同年參加大學聯考,兩人約好各自返家讀書,讀到早上五點,再一塊兒晨跑健身。沒想到,被父親撞見,劈頭就罵。

我被罵得奪門而逃,錯愕、氣憤、難過,不敢置信自己的父親竟會誤會我跟表弟有 「私情」,一路跑,跑到田梗裏跌得一身是傷。外祖母跑到家裏跟父親理論,父親知道是誤會了,但還是沒說一句抱歉的話。

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戀家,離家念高中時,每星期都會坐火車回家和家人相聚。其間父親退休了,突然帶著大筆退休金離家,不久又回家吵著要跟母親離婚。母親才知道,父親在福建老家早有另一個家,還有元配和兒子。

國共內戰導致兩岸同時都有家室的例子太多了。父親在大陸、台灣兩地往返了十五年,大陸元配走了,父親陸續交往了好幾位「阿姨」,但沒有一個女人願意和他長相廝守。父親老了、累了,決定回台灣「落葉歸根」,母親受了一輩子的苦,沒法兒和他一塊生活,只有一直逃。

幸好,我的三個姊姊、兩個哥哥都已各自成家,父親總有去處。不管到哪一個「家」住,那一家人都會被搞得雞犬不寧,因為父親比起年輕時更加挑剔、猜疑。好幾次,他跑去警察局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說要「告」孩子,警察問用什麼理由告?他半天講不出來。

鬧夠了,父親就打電話一一叫六個孩子回花蓮開「家庭會議」。我們盼望他有些毛病可以改一下,他一概都說好,之後又故態復萌。就這樣,反反覆覆鬧了好多年,直到二○○七年,他跌倒摔斷了腿,氣呼呼地住進安養中心,最後還是走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默默愛著父親,一直努力作一個讓父親驕傲的女兒,哥哥、姊姊更是如此。父親走了,我們一聊到父親「為什麼這樣過完一輩子?」就忍不住哭泣,因為我們對父親的過往一無所知,任我們怎麼想、怎麼猜,就是找不出答案。

有一天,哥哥拿了一張我赴福建登台的照片還我,他說,父親生前一直把這張照片貼身帶著,在大陸,逢人就開心地說:「于台煙是我的女兒。」

我才知道,父親晚年時是一個多麼虛弱的老人,他不是一個不好的父親,只是不懂得表達心裏的愛罷了!

我開始認真反省自己,是不是沒有做好和父親之間的這門功課?我驚訝地發現,從年輕到現在,我在感情上一路跌跌撞撞,男朋友幾乎都是高個子、模樣好看、年紀比我大許多的男人,他們長得像父親,連個性都像,不懂得如何愛人。原來,我一直在苦苦追尋父親的影子。

父親走了,母親罹患大腸癌,我決定不再讓自己的生命有任何遺憾。我賣掉了名下的房子,搬到新店哥哥家附近。在那兒,我每天都可以陪母親說說話、唱唱歌、吃飯、看醫生。看見母親化療後一點一滴地康復,和我一樣甩掉了過去感情的陰霾,覺得人生踏實多了。

我在歌壇待了二十多年,早先忙著出唱片,後來忙著談戀愛;這幾年,又花了不少時間赴內地參加台灣歌手拼盤式的演唱會。我覺得人到中年,最該做的事不是努力賺錢,而是多陪家人,尤其是母親才對。我相信,錢,夠用就好了,多花點時間陪伴家人,人生才不會遺憾。

網絡文章: By 于台煙 口述 劉子鳳 撰文



May 8, 2010
一個魚頭七種味

在朋友家吃晚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紅 燒魚剛上桌,朋友已不聲不響地一伸筷,把魚頭夾到了自己碗里。

回去路上,燈火淡淡的小徑上,我不禁有點疑惑:“一起吃過那么多次飯,我怎么都不知道你愛吃魚頭呢?”

他答:“我不愛吃魚頭。”

“從小到大,魚頭一直歸我媽,她總說:一個魚頭七種味,我跟爸就心安理得地吃魚身上的好肉。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本書,那上面說,所有的女人都是在做了母親之後才喜歡吃魚頭的,原來,媽騙了我二十年。”朋友微笑著說,聲音淡如遠方的燈火,卻藏了整個家的溫暖。“也該我騙騙她了吧,不然,要兒子幹什么?”

我一下子怔住了,夜色里這個平日熟悉的大男孩,仿佛突然長大了很多,呈現出我完全陌生的輪廓。

不久後的一天,我去朋友母親的單位辦事,時值中午,很自然地便一起吃午飯,沒想到她第一個菜就點了沙鍋魚頭。

朋友的話在我心中如林中飛鳥般惊起,我不禁向她轉述了朋友那天說的話。

“是嗎?”朋友母親笑起來嘴角有小小的酒窩:“我是真的喜歡吃魚頭,一直都喜歡。我兒子弄錯了。”

“那您為什么不告訴他呢?”我問。

她慌忙擺手:“千萬不要。孩子大了,和父母家人,也像隔著一層,彼此的愛,擱在心里,像玻璃杯里的水,滿滿的,看得見,可是流不出來,体會不到。”她的聲音低下去,“要不是他每天跟我搶魚頭,我怎么會知道,他已經長得這么大了,大得學會体貼媽媽、心疼媽媽了 呢?”

沙鍋來了,在四溢的香气里,我看見她眼中有星光閃爍。

她微笑著夾了一個魚頭放在我碗里,招呼我:“嚐一嚐,一個魚頭七種味呢。”

文章來源﹕ 網路留傳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來到了﹐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母親有個溫馨和樂的一天。
想起母親還在世的時候﹐每次回家探望﹐ 母親總會不厭其煩的囑咐我﹕
開車要小心.....


天涼了記得多加件外套.....


那個時候的我耳朵都聽不進去。總會煩躁的丟下一句話﹕ “知道了, 媽。”
如今已經沒人向我重複的說這樣的話了。
朋友﹐ 時間是不等人的。當親人還在的時候,就要好好的關懷和珍惜愛你疼你的父母親。

母親節快樂﹗


迅雷班﹕趙慧屏 05/06/2010



February 20, 2010
繼母難為

在我的記憶中,父母永遠都在吵架,媽媽常罵著:「你跟那個女人……」

前幾次,爸爸會開口辯駁,到了後來,他大都直接甩門而出。拋下呆愣的我,還有哭泣的媽媽。

我十二歲那年,他們離婚了。爸爸說,媽媽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不要我了。那個年紀的我,自以為什麼都懂,卻不懂為什麼我會變成單親家庭的小孩。國中的新同學們取笑我沒有媽媽,我卻強顏歡笑說:「哼,你們懂什麼,那種只會哭的女人有什麼好?」但每當夜晚月光灑進房間,我躺在枕頭上,竟然完全抑止不住眼淚滑過眼角……我想媽媽。

然後爸爸跟「那個女人」結婚了。從她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踏進我家的那一天起,我就沒有正眼看過她。沒有人能夠取代媽媽在這個家裡、在我心中的地位!儘管她在人前人後,對我都是溫柔如水,噓寒問暖,我還是無法掩飾心底對她這個「繼母」的厭惡。

在我快要考高中的時候,家裡又出現了一樣的狀況。女人又開始哭泣,因為爸爸竟然又外遇了,才不到三年而已!當初他破壞我們原本幸福的家庭,就是為了跟現在「那個女人」在一起,不是嗎?當爸爸不再回家,也不寄錢回來,逼得「那個女人」為了養我,必須沒日沒夜的工作,我開始不屑承認那個傢伙是我的爸爸。

那個時候,我以為自己會淪落到必須流落街頭的下場,沒想到只是生活變得拮据點,其他並沒有改變。繼母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就去工作,晚上過了十二點才下班回來,她並沒有拋棄我。我每天看著她疲憊纖弱的身影,心底沒來由的一陣酸,好像有什麼東西正在滋長起來。我忽然想起她從很久以前就時常在我耳邊說的話:「無論怎樣,你都是我的兒子。」

現在,我拿著原本不可能拿到的高中畢業證書,第一次抱住了她,滿懷感動的在她耳邊說出口:「媽,謝謝妳,還有,我愛妳!」

【載自聯合報╱阿蟲】



February 7, 2010 怎麼面對自己的「老」?

 



龍應台與安德烈的對話

親愛的安德烈:

我今天去買了一個新手機。在櫃檯邊,售貨員小伙子問我「您在找什麼樣的手機」,你知道我的答覆嗎?


我說,「什麼複雜功能都不要,只要字大的。」
他想都不想,熟練地拿出一個三星牌的往檯上一擱,說,「這個字最大!」很顯然,提出「字大」要求的人,不少。

你的一組反問,真把我嚇到了。這些問題,都是一般人不會問的問題,怕冒犯了對方。
你問我的問題是﹕

你怎麼面對自己的「老」?我是說,做為一個有名的作家,漸漸接近六十歲──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還有什麼?

我每兩三個禮拜就去看你的外婆,我的母親。八十四歲的她,一見到我就滿臉驚奇,「啊,你來了?你怎麼來了?」她很高興。我照例報告,「我是你的女兒,你是我的媽,我叫龍應台。」她更高興了,「真的?你是我的女兒,那太好了。」陪她散步,帶她吃館子,給她買新衣新鞋,過街緊緊牽著她的手。可是,我去對面小店買份報紙再回到她身邊,她看見我時滿臉驚奇,「啊,你來了?你怎麼來了?」我照例報告,「我是你的女兒,你是我的媽,我叫龍應台。」她開心地笑。

她簡直就是我的「老人學」的power point示範演出,我對「老」這課題,因此有了啟蒙,觀察敏銳了。我無處不看見老人。


老作家,在餐桌上,把長長藥盒子打開,一列顏色繽紛的藥片。白的,讓他不暈眩跌倒。黃的,讓他不便祕。藍的,讓他關節不痛。紅的,保證他心情愉快不去想自殺。粉紅的,讓他睡覺……。


老英雄,九十歲了,在紀念會上演講,人們要知道他當年在叢林裡作戰的勇敢事蹟。


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拿著麥克風的手有點抖,他說,「老,有三個特徵,第一個特徵是健忘,第二個跟第三個──我忘了。」
他的幽默贏來哄堂大笑。然後他開始講一九四○年的事蹟,講著講著,十五分鐘的致詞變成二十五分鐘,後排的人開始溜走,三十五分鐘時,中排的人開始把椅子轉來轉去,坐立不安。
老英雄的臉上布滿褐斑,身上有多種裝備,不是年輕時的手槍、刺刀、竊聽器,而是假牙、老花眼鏡、助聽器,外加一個替換骨盆和柺杖。

老人,上樓上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
老人,不說話時,嘴裡也可能發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
老人,不吃東西時,嘴巴也不由自主地蠕動,做吸食狀。
老人,不傷心時也流眼淚,可能眼屎多於眼淚。
老人,永遠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著,坐下去站不起來,站起來忘了去哪,不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老人,全身都疼痛。還好「皺紋」是不痛的,否則……。
我怎麼面對自己之將老,安德烈?

我已經開始了,親愛的。我坐在電腦前寫字,突然想給自己泡杯茶,走到一半,看見昨天的報紙攤開在地板上,彎身撿報紙,拿到垃圾箱丟掉,回到電腦邊,繼續寫作,隱隱覺得,好像剛剛有件事……,可是總想不起來。於是你想用「智慧」來處理「老」。

「老」,其實就是一個敗壞的過程,你如何用智慧去處理敗壞?安德烈,你問我的問題,是所有宗教家生死以赴的大問啊,我對這終極的問題不敢有任何答案。只是開始去思索個人的敗壞處理技術問題,譬如昏迷時要不要急救,要不要氣切插管,譬如自身遺體的處置方式。這些處理,你大概都會在現場吧──要麻煩你了,親愛的安德烈。

天下雜誌315 2005/1/15
文/龍應台


編者的話﹕
記得在這之前我對龍應台這個人“一無所知”。還以為龍應台是個男的。因為“她”有個很奇怪的名字。我讀了她的“目送”開始對作者本人開始有印象在Youtube追看她和寶貝兒子安德烈的一些對話片段因而喜歡上安德烈這位年輕人的個性。

安德烈在給他母親的短郵裡說﹕

MM,我必須誠實地告訴你我的自我發現,你就當它是「懺悔錄」吧。我發現:是,我知道中國的婦女在極不人道的工作環境裡為耐吉做苦工,但我不會因而不買耐吉的運動鞋。我知道麥當勞為了生產牛肉大面積破壞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們的老闆口袋裡塞滿了錢,但我不會因而不去吃麥當勞。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於營養不良,但我不會因而不把吃不下的飯菜留在盤子裡,讓它被倒掉。換句話說,我發現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asshole)。

龍應台回應.....

我記得你七歲時,我們在北京過夏天。蟋蟀被放進小小的竹籠裡出售,人們喜歡它悠悠的聲音,好像在歌詠一種天長地久的歲月。我給你和菲力普一人買了一個,掛在脖子裡,然後三個人騎車在滿城的蟬鳴聲中逛北京的胡同。到了一片草坪,你卻突然下車,然後要把竹籠裡的蟈蟈放走,同時堅持菲力普的也要釋放。三歲的菲力普緊抱著蟈蟈怎麼也不肯放手,你在一旁求他,「放吧,放吧,蟈蟈是喜歡自由的,不要把它關起來,太可憐了……。」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還能像安德烈這樣保持著一顆赤子憐憫愛人的心的年輕人並不多.....


February 4, 2010
面對人生困境,永遠正面思考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他曾經因為初中聯考名落孫山,以為人生自此毫無希望。他後來進了沒有人要念的「台北市立農校」,然而農校畢業根本考不起普通高中,他只好再去念「桃園農業職業學校」高中部。勉強念完高一卻又因為數學被當、面臨留級的命運,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最後只好再以同等學力轉考軍校,進入二年制的空軍通訊電子學校就讀,度過慘綠少年歲月。

然而憑著對語文的興趣,黑幼龍不斷累積英文聽說讀寫的實力,直到24歲考取公費留學,才重新找回自信。32歲進入美商休斯飛機工作,當時一般人月薪只有2、 3千元,他卻高達3萬多元,但由於不是自己最喜愛的工作,雖然「待遇很好,但並不快樂。」他形容,40歲進入光啟社工作之後,才是他「快樂人生」的開始。 47歲創辦台灣卡內基,更是勇敢將一切歸零,展開此生最大的冒險和夢想。

不斷將自己歸零的過程,黑幼龍終於找到自己最喜愛且擅長的工作領域,至今經歷近20個寒暑仍甘之如飴。

黑幼龍告訴年輕朋友要將挫折當作是「對未來的祝福」,以他一個曾經被「聯考拒絕」、人生處境陷落谷底,感覺「被世界遺棄」的少年,面對生命的困境卻能永不放棄、破局而出,現在年輕人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比起自己當年不知好上多少倍,更不應該輕易向挫折妥協。

每個人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工作,否則就算是一份待遇很高的工作,也不會願意全心投入。

如同發明大王愛迪生非常熱愛他的工作,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有人問他整天工作難道都不覺得累?他的回答是:「我雖然忙碌一整天,但從沒感覺是在工作,而是在玩。」


[網頁流傳]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再怎樣崎嶇不平的道路我們都將可以一步步的踏過去。



January 21, 2010
溫柔對待親愛的人

 



對待家人,我們習慣成自然地不懂禮貌,不會溫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懶得搭理。

因為太過熟悉了,而不知珍惜。

「你快點行不行!?大男人這麼會磨蹭,像個老婆子!」

便利商店內櫃檯前,婦人對抱著兒子選購飲料的丈夫吼叫,轉過身卻軟了嗓:「先生,請幫我挑三個茶葉蛋,要入味一點的喔!」類似的情景應該常看見。

比如,丈夫在外活躍又健談,被公司的女同事們封為幽默高手,回到家,卻成了自閉症患者,不是盯著電視,就是看著報紙,對妻子的說話充耳不聞,或斥喝閉嘴。

觀察發現,這樣「裡外不一」的情形在多數人身上、多數家庭裡頭都會發生,或是慣性,或屬偶發,並且被「公然」接受。就像你遇見在爭吵的夫妻,丈夫或妻子轉過臉望見你時,會露出招呼的笑臉,回過頭又繼續爭吵,那麼般地自然。

對待家人,我們卻習慣成自然地不懂禮貌,不會溫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懶得搭理。因為太過熟悉了,而不知珍惜,這實在是極為錯誤的心態。
對同事和氣,可以增進工作場所的融洽;
對朋友體貼,可以擴展自己的人際;
對上司尊重,可以利益自己前程。

 



卻不細想:對家人和氣,可以增進家庭的融洽?
對家人體貼,可以讓關係更親密;
對家人尊重,可以使生活充滿歡喜。

與家人的關係,是這世上最該珍惜的情感!許多人卻忽略了。

一名死刑犯臨死前說了:「我很敬愛我老爸!可是我從沒對他這樣說,我總是不理他的教訓,在他指責我時瞪著他,跟他耍流氓!我其實很愛他,很感謝他從來沒放棄我,但我這一生,自懂事以來,只在他快要病死的時候抱過他一次,就只那一次,我沒惹他生氣!」

你呢?
總是對老媽嘟嚷肚子餓啦?襪子找不到啦?
總是對老爸呼喊機車壞了?沒零用錢了?
總是對兒女教訓沒個好樣?別給我丟臉?

錯了!趕快,換個口氣、態度表達看看!絕對會有好的感受與獲得,你的生活將因此更美好;
要自知苦惱,才不會拒苦事;
要自知薄福,才會惜福種福;
要自知不會修行,才會虛心學習。


January 10, 2010
黃越綏的母女江山(1 of 4) : 阿嬤說人要「量積福」

 



作者介紹﹕黃越綏以她靈動飽滿、兼具理性與感性之筆,細刻慢描三代女人的愛恨心事、面對艱難處境時仍幽默以對的度量與韌性,在在讓我們深刻感悟:母系是永遠切割不了的臍帶,源頭是沉痛的結,卻也是最純的愛,再平凡的故事都是生命的傳奇!

我阿嬤生於清末民初的中國,是屬於裹小腳的閨秀行列。她雖生錯了時代,但在她被封閉的小腳上卻支撐著博大無比的睿智;雖然我有母親,但從小與阿嬤同眠共枕了十幾年,也算是隔代教養中的受惠者,一直到我婚後生了第三胎時,她老人家才過世。在這段漫長歲月裡,從她身上汲取不少老生常談的菁華, 讓我的人生路上,處處攜帶著她遺留下、讓我拈來就可用的錦囊妙計和舉一反三的範本,足以陪伴我披荊斬棘,並給自己找到堅強勇敢與活下去的支撐點。

更因為她能感同身受女性被迫裹小腳這件非人道的行為,並引以為憾,所以她給了我們這群兒孫晚輩很充分的自由,尤其鼓勵女性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時代總是在往前走。

阿嬤曾幽默地表示她長壽的意外收穫,就是她雖一生平凡,但一些自命不凡的人卻比她氣短而先走了,包括大清帝國的光緒、溥儀,中華民國的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蔣介石、蔣經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
關於這點,父親更是長壽,但他的看法可就比阿嬤悲觀多了,他說:「人活得越老,朋友就越少,縱然有錢,一旦老了也未必能來得及買到真心的朋友,何況人老到一個程度,你連接受自家人挑戰的勇氣都沒了,哪來心情交新朋友?」

母親由中國福建廈門初抵台灣,雖然閩南話是她的母語,但到底生活習慣及文化上的隔閡與差異,導致她剛到台灣時頗受婆家的刁難與歧視(雖然後 來均化解並互通有佳),加上又懷了身孕,於是只好向她遠在天邊的母親求援。阿嬤不忍女兒受苦,只好放棄在中國的一片江山,倉皇中攜金帶銀地乘著最後一艘三 舨舢,茫茫大海上幾乎除了喝水、沒什麼進食地顛簸了數天,才抵達布袋港(當時的父親與友人在布袋港創業經營船務報關行),從此隨我們一家人輾轉遷徙,一住 就是三十多年,最後壽終正寢在台灣。

她常感慨說人要活得夠久,檢驗人情世故的機會就多;但人要自己走得夠遠,才能有深刻的體驗與應驗。因此,阿嬤常 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來強調子女成長後獨立的重要性;更以「父母疼兒女有如長流水,而子女回饋父母乃樹梢風搖」不成比例的意境,來告誡親情 的無奈與鎢毋須執著。她又把「行善」比喻成人行道,隨時隨地拈來就可做。但「作事業」則像開火車,要有目的地往前衝;停站是為了加油,而「冒險」則像獨木 舟,汪洋大海中一切得靠運氣、毅力和對希望的擁抱。
阿嬤雖然對黃家的每個孫兒孫女都疼愛有加,但對我則較偏心,每次從台北回到新營老家,阿嬤和母親總會張羅準備一些家常菜或乾糧,以及土產等伴手禮讓我帶回與同居的弟妹分享。對不論購物和攜物均嫌麻煩的我而言,她們最常用的說服語句就是:「人如鳥飛,人到物就到。」

有一次,我堅持不帶任何行李,結果看她老人家有些失望,不忍心之餘,只好諂媚地安慰她:「阿嬤!我現有的行李中都已裝滿對您無形的思念,再 也裝不下那些用錢就可買到的東西了。」阿嬤沉默了一下,用古錐的表情回道:「那我就用你我咱兩人加倍的無形思念來煮這些有形的東西,豈不是更無價?」果然 是狠角色,想虛偽搪塞一下,還是被她的機智反應給識破了。那天回程,我只好大包小包一肩扛,應驗了「乞食(乞丐)過溪,行李特別多」的無奈。

阿嬤對我的愛總是無法想忘就忘得了,記得我懷老三時,回台探親,但不知道子宮的前置胎盤剝落已出了狀況,下體老是見血怕小產,偏偏我的婦 產科主治大夫在馬尼拉,於是看了中醫並開出安胎藥,每天只能稍安勿躁地躺著,而阿嬤三寸金蓮的小腳上撐著她肥胖的體重,還要為我煎藥,然後再辛苦地爬上二 樓端給我喝,而且一定要看我喝完她才放心,回憶到這裡,我的淚水竟模糊了草稿的字跡。

阿嬤在人際關係的溝通中,自有其一貫的主張,包括:一、「先禮後兵」,理由是見面三分情,先尊重對方,如果對方也以禮相待,則可化干戈為 玉帛,否則給對方空間,相對的就是給自己時間來累積過招中「知己知彼」的能量,吵架或爭執總沒好話,但如果能先儲備好足以佐證或反駁對方不合邏輯的論述與 錯誤事證,一旦雙方非不得已開了戰,己方雖未必能馬上旗開得勝,至少也不致立刻潰不成軍;所以「禮不可廢」或「先禮後兵」雖不全然呼應了「兵不厭詐」的孫 子兵法說,但對阿嬤而言,「算帳或開戰前就要先存好『相罵本』(爭執的本錢)」,莫當潑婦或耍無賴的流氓,同時也是君子之爭的基本原則。

二、「理直氣壯」則是當仁不讓的不二法門。阿嬤常說一個有膽識的人是要有智慧的,否則有勇無謀變成「小不忍則亂大謀」,會因草率魯莽而易出亂子。而「有識無膽」往往是知識分子的悲哀,口說不練沒有行動力,卻又老在避風頭撿功邀中遊走,此乃偽君子也。

三、「打蛇七寸」則是強調人以和為貴,凡事過猶不及均傷感,且得饒人處且饒人,人既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要趕盡殺絕,要給人留餘地;簡言 之,冤家宜解不宜結。四、最後相當重要的則是要「量積福」。因為心胸度量的寬窄足以影響發展成就的高低,有度量才有悲天憫人的慷慨,更是愛心的特質。

以前家裡環境不錯的時候,經常有些鄉下務農的親戚會來借錢,因為農夫是看天吃飯,若不是因為子女眾多要註冊,就是由於天公不作美,遇到收 成不好,只得寅吃卯糧,希望能先借到錢,等到下次收成後再連本帶利償還。我印象中很深刻的一次是母親還未開口,阿嬤就直接告訴對方說:「天打天晟,一枝草 一點露,利息就不用算了,與其要還我們利息,不如在收成時,尤其是收成番薯時,田地別翻得太徹底,讓那些窮人家的小孩可以跟在後面偷撿幾條番薯回去充飢 吧!」

載自博客網

下回待續。。。

編者的話﹕
我們常在很平常的生活中看到很不平常的人和他背後感人的故事。



January 12, 2010
黃越綏的母女江山(2 of 4) : 一時風光,一世慈悲

作者介紹﹕黃越綏以她靈動飽滿、兼具理性與感性之筆,細刻慢描三代女人的愛恨心事、面對艱難處境時仍幽默以對的度量與韌性,在在讓我們深刻感悟:母系是永遠切割不了的臍帶,源頭是沉痛的結,卻也是最純的愛,再平凡的故事都是生命的傳奇!

父親的中年危機是離開政壇,又意外面臨藥廠經營不善,船務報關公司被捲款逃逸到香港,而其中尤以出自善意、為其好友當銀行貸款的連帶保證人,但對方卻在無 預警下惡性跳票並倒會;如此排山倒海被一波又一波而來的經濟危機幾乎令人無法招架,全家頓時處在慘淡的困境中。儘管風雲驟變,幸運的是父母親都還能勇於面 對,分頭主動外出找工作來貼補家用;母親更放下身段,典當了所有的珍貴手飾,由旗袍改穿長褲,高跟鞋換平底繡花鞋;阿嬤也想盡辦法縮衣節食來維持家計。

由於父親曾擔任兩屆民意代表,雖然已卸任了,但仍有官辦報社繼續免費供應報紙,於是阿嬤就在「窮則變,變則通」的靈感下,拿麵粉勾茨煮成 漿糊,再將十六開的全張報紙裁剪成八正方或十六正方,每張對摺後,兩邊再塗漿糊封口成型;她不但動員全家小孩在寫完功課後就得開始一起糊紙袋,還特派我每 隔幾天下課後,將糊好的一大疊紙袋綑綁好,用腳踏車載去賣給菜市場裡頭姓陳那家最大的雜貨店。

嬤命難違下,我只好硬著頭皮嘗試去完成這項任務。那時我已經是高一生了,如果家境不是突遭惡化,想來正屬情竇初開,一定不知天高地厚,還 很天真地跟同學們玩鬧嬉戲在一起吧!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是鼓勵要成功就得忍受挑戰,但只要你是曾經有機會面對殘酷的挑戰 或經驗者,即使不傷及你身體上的任何一根汗毛,卻已深深地在你的自尊心上刻劃下難以撫平的傷痕。

這家雜貨店在父親從政期間幾乎有事就來請託,而我們更是他的忠實老主顧,母親為人一向海派又愛面子,所以很少去秤斤計兩,進貨補貨恁由老 闆說了算,因此還記得家道風光時,雜貨店老闆從蝦米到魚翅,從油、鹽、醬、醋到應景禮盒,幾乎一手張羅包辦,月初就到我家來清點貨色,然後月中跟月底分別 再來結帳。

由於家中每天人來人往,開飯總是好幾桌,又是正餐又是點心,還有應酬不了的禮尚往來,所以就連肉攤販也是每兩天就送一大堆肉品,甚至還主 動到我們家的廚房裡炸豬油,冷卻後再一壺一壺分裝備用,並將炸豬油剩下的「油渣」剁碎後,以紅蔥頭爆香,加入香菇末及醬油膏等佐料熬煮成肉燥。

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但藉小故事提醒切莫忘記世態淡涼下滄桑的教訓,也唯有寒天飲水者冷暖自知啊!當我兩手牽著腳踏車,後座載著一大疊綑綁好的紙袋打算賣給雜貨店的老闆時,老闆以為我是來跟他買東西,還笑咪咪地叫了我一聲「大小姐」。
當我說明來意後,其臉色馬上一沉,心不甘情不願地叫旁邊的小夥計將紙袋拿到秤上,秤一秤重量,然後沒好氣地拉開嗓門說:「紙袋曬得不夠乾, 想偷重啊!」當下我有如犯了滔天大罪,汗顏地低下頭,從眼角掃過的路人彷彿都在對我投以鄙視的眼光,頓時整個腦子一片空白,耳朵卻嗡嗡作響,手心更直冒冷 汗。

羞愧中又聽到男夥計不耐地問著老闆:「今天的到底要不要收嘛!」我強忍著鼻頭已酸而眼眶裡直打轉的淚水,手指用力暗掐著手心,不斷地警惕 自己千萬不能耍脾氣,一定要忍耐完成任務,否則家中就有斷炊之危,於是硬擠出笑容,委婉地跟老闆說:「真歹勢,這次可能曬不夠乾,下次我一定等完全曬乾了 再送過來。」只見他又開始帶著笑容,用親切的語調招呼著來來往往的顧客,但就是不再正眼瞧我一下,只順勢揮了揮手,叫小夥計跟我算帳,還提醒他要記得扣沒 曬乾部分的重量錢。

返家途中,我一面用力踩著腳踏車,一面任由淚水撲簌簌地流個不停,再強的寒風也吹不乾淚跡的傷痕。方進家門,我立刻從口袋掏出賣掉紙袋的錢,生氣地扔在阿嬤面前,委屈掩面地抽搐了起來。

阿嬤聽完來龍去脈後,深嘆了口氣,用冷靜的口吻溫和地跟我說:「圓的人扁,扁的人圓,世間風水是輪流轉;昨天咱 是甲方他是乙方,今天他是甲方咱是乙方,人生起起落落,沒有什麼了不起,不用太難過,別忘了囂張總無落魄來得久,妳可貴的眼淚剛才沒有在這種現實的小人面 前流是對的,因為不值得。」

十多年後,我們家風重振,母親一向慈悲且健忘,所以不計前嫌又變成了這家雜貨店的主顧客,但對我而言,也許我早已不難過也不記恨了,但卻還是寧可選擇把此人當作空氣。

載自博客網

下回待續。。。


January 13, 2010
黃越綏的母女江山(3 of 4) : 以堅強成就家人的愛

作者介紹﹕黃越綏以她靈動飽滿、兼具理性與感性之筆,細刻慢描三代女人的愛恨心事、面對艱難處境時仍幽默以對的度量與韌性,在在讓我們深刻感悟:母系是永遠切割不了的臍帶,源頭是沉痛的結,卻也是最純的愛,再平凡的故事都是生命的傳奇!

大女兒Elisa婚後買了新房子,無論如何邀我去小住一番,在她家的後花園裡,她如數家珍地告訴我種了哪些花花草草和青菜水果,閒聊間一樣感慨,如果她外 祖母(我母親)也在的話該有多幸福,因為她很懷念在新營與阿公阿嬤共處那近一年的歲月,她覺得倔強是咱家母系的基因遺傳,但一顆體貼對方的心卻又不衝突地 存在彼此的親情血液中,她也補充了一則自己與外祖母之間的陳年往事。

在Elisa的印象中,她外祖母是很明顯的重男輕女者,從不叫她哥哥Edwin做事也罷,責罵起來也不同調。記得有次佛祖生日要拜拜,台 灣一般家庭的神明供桌都會以正面安神位,側座安祖位,母親要Elisa上二樓去把香爐拿下來,結果才九歲的她根本分不清哪個屬神明、哪個又屬祖靈,於是錯 把敬祖用的香爐拿了下來,被她外祖母大大斥責一番。

結果,她挾著壓抑、委屈、憤怒與羞愧等各種複雜的情緒而反彈,生氣地轉身直奔二樓躲起來賭氣,而她外祖母也懶得理她。巧合的是,當天近傍晚時,有人送來一個大蛋糕。

Elisa從小就嘴饞且愛吃,因此綽號叫「阿肥仔」(胖妞),她躲在二樓,從樓梯縫看見阿公開始在切蛋糕時,心中已十指大動就快流口水了, 可是礙於自尊心而只能望梅止渴,可是就在這時候,她卻意外與外祖母的眼神交會,嚇得立刻將頭縮回去;接著她看到外祖母雖仍擺張撲克臉不作聲,卻比手勢叫她 下樓吃蛋糕,於是Elisa藉機下台階,嬤孫倆在彼此的倔強中,捧出溫柔的心適時給予對方感動。

當我們變成單親家庭後,我把三個孩子從菲律賓帶回台灣,暫時寄居新營老家,並插班就讀我過去的母校公誠小學。
後來因我在台北工作,三個孩子在隔代教養下,雖有親人的關照,但終究與父母親的愛是有差別的,加上在學校裡有語言隔閡、功課進度不能配合, 以及同學們的種種歧視與後遺症,因此一年後,大兒子Edwin在某一天夜闌人靜,母子相依聊天時,突然問我一句:「Mom, Where is our real Home?」(何處才是兒家?)淚水幾乎同時出現在我們彼此的臉上,於是我跟他們三人討論並作出決定。

歿了父親而身為母親的我又必須在大都會工作,無法全心全職的照顧,對年紀尚小的孩子們而言,其心靈上的滿足總是缺角的,既然在台灣生活不 適性且費用又高,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並不快樂,不妨就讓他們重返其出生的原成長地,較易恢復昔日名列前茅的自在與自信,只是從此兄妹三人必須更團結、更 堅強才行,因為一旦他們三人逕自重回菲律賓就學,則將面對我仍須留在台灣賺錢的現實,如此一來,他們勢必真正陷入既沒爹又沒娘的辛苦處境。

最後,孩子們還是選擇回去馬尼拉,於是我先辭去在台灣各大學客座講師的教學工作,改成自由業,孩子們的就學及生活等一切安頓好後,從剛開 始的不放心,我每個月抽空自台灣飛菲律賓回去看他們一趟;直到較安定後,改成兩、三個月回去一趟;到最後演變成一年中他們放暑假來看我,而聖?節我回去跟 他們過年。當時兒子十二歲,大女兒十歲,小女兒才八歲。

就這樣,他們三兄妹每天清晨五、六點就得自己摸黑起床,打點一切並趕搭校車去上學。套一句「歲月如梭」來比喻, 一下子這個孩子小學畢業,另一個又進了高中,等這個高中的畢業,大學的那位卻還在就讀,他們三個人必須從小就學習合作張羅食衣住行,雖然當地傭人工資便 宜,但不敢請全天候者,怕孩子們一上學放空城,隨時可以來個大搬家,因此只能請位星期六、日來清掃及洗衣服的臨時工。

至於家事方面的分配,大兒子掌管門戶及兩位妹妹的人身安全,還有每天外出倒垃圾的工作;大女兒則負責採購及煮飯做菜,而小女兒則負責清洗碗盤及協 助廚房工作等;一旦考上大學到畢業為止,幾乎都保持績優,並主動去兼家教賺零用錢。大女兒曾因星期假日需到傳統市場買菜,以致被菜販喊叫「太太」而尷尬不 已。試想她的同學中,又有誰像她才十一、二歲就得定期上市場買菜?但也因此造就了她廚藝出眾、又能享受美食的基礎。

三個孩子個別的成長經驗與記憶中,都有一段故意塵封不想多談的隱私,卻又彼此可感受到的辛酸,其中包括小女兒才八歲,逢颱風、停電的日 子,小小年紀就必須獨自試圖在沒有父母陪伴的黑夜抵抗恐懼的侵犯,小時候她沒安全感、最愛哭,可是長大後卻很少流淚,我不禁捫心自問,難道不是童年時代哭 了也沒用所造成的刻意堅強嗎?

兒子更跟我提起當年幾次和妹妹們感冒或生病發燒到快四十℃時,連昏睡或夢魘中叫的喊的,竟然都是:「媽,我痛苦得快死了,但還是要告訴您,我好想您,我好愛您,多希望您能在身邊……」等共同語言。

而就是這樣彼此靠著愛的堅定信念,以及追求未來全家團圓的希望,歷經了十四年,我由衷以他們為傲的這三位雖平凡卻勇敢、堅強又乖巧的子女, 終於陸續畢業於國立菲律賓大學後,我們母子四人才得以在台灣完成一張正式的全家福照片,至於中間空白的那段影像,只能各憑意願去完成片斷的拼湊了。

載自博客網

下回待續。。。


January 15, 2010
黃越綏的母女江山(完結篇) : 那段沉香之戀

作者介紹﹕黃越綏以她靈動飽滿、兼具理性與感性之筆,細刻慢描三代女人的愛恨心事、面對艱難處境時仍幽默以對的度量與韌性,在在讓我們深刻感悟:母系是永遠切割不了的臍帶,源頭是沉痛的結,卻也是最純的愛,再平凡的故事都是生命的傳奇!

少女懷春,初戀對女性而言,即使只是曇花一現,但仍會像顆珍珠般地用錦緞包好,深鎖在內心深處,或在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裡,偶爾拿出來回顧、細嚼、陶醉或想像一番。儘管年代已久,記憶也失修,但仍無損那份塵封下的純潔;也因為天真才純潔,而純度越高的愛情,才更能令人感動與回味。

母親的初戀如果像首詩歌,可惜正譜好曲子,還來不及上弦,情絲就被截斷了。由於阿嬤的極力反對,礙於母命難違的壓力,她最後選擇了無奈的分手,造成終生的遺憾與永遠無法彌補的歉意。如果是男女雙方因另有心儀或外遇的對象,導致不願再受欺騙而分手也就算了,偏偏強勢介入的第三者不是他人,而 是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時,亂了分寸和糾葛在愛情與親情拔河困惑中的她,必須作出影響她未來、甚至影響一生的抉擇。

如果忠於自己的感覺,繼續墜入愛河,可能未來的命運會如自己母親的預言,是場不得超生的災難。但若為了盡孝道而選擇無法割捨的親情,對自己和戀愛的對象又何嘗公平?對熱戀中的情侶而言,失戀的痛苦除了令人心枯且氣如游絲、彷彿已到了生命的盡頭外,在爭取戀愛自由的過程,幾經抗議、掙扎、衝 突與矛盾相連扣的行動失敗後,母親終究還是在「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的不捨下,作出了她心不甘情不願、卻與其長痛不如短痛的分手決定。

從此,母親與阿嬤母女之間也永遠存在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與嫌隙的屏障。即使阿嬤將其餘生奉獻給黃家,並盡心盡力地共同扶育了八個孫兒女們作為贖罪,但母親秘密心房某個角落的小門窗,仍是緊閉且任其蒙塵。

當我無意間闖進了母親早已荒蕪的秘密花園,注視著那株本應璀璨含苞待放的百合花,卻因早熟而凋零地被遺忘在不見 陽光的角落。面對母親徐徐幽幽地吞吐著這段沉香的情愫時,我除了啞口無言外,依然只能沉默以對。一位為女兒願意用生命來承擔其幸福風險的愛情加害者,居然 是我一生中最摯愛的阿?;而另一位為了成全親情、選擇放棄愛情的無辜受害者,竟然同時是我的母親。

一直誤以為談戀愛是屬於年輕人的專利,上了年紀的人似乎就應把熱情澆熄或保持冷靜的緘默,否則暴露在陽光下,更凸顯出逾期的尷尬與不堪回首的齷 齪。這是對長者們何等的誤解與歧視,人活在世上,為了生存必須和生活的條件與環境妥協,但真正支撐每個人繼續活下去的卻是愛的力量。愛的滿足與需求不分年 齡大小,只要有心跳的對象,就會對愛情有一份期盼。

愛情和麵包都重要,若能取得平衡更好。物慾是無止境的誘惑與權力擴張或填補的表相,愛情則是觸動內心深處的吶喊,令生命力舞蹈在多采多姿的旋律中發光發亮,即使結局俗不可耐或不盡如人意,但好歹在自己歲月長河的流沙中,曾甜蜜暈眩或幸福醃漬過,更可供給斷層的回憶,帶來無限的遐想空間與意 象的告白。

母親是我兒女們的阿嬤,她留下的紀念品縱使再高貴也有市場行情,但她跟我分享的愛情故事卻足以留傳給子孫,做不切割的情史,攀藤在生命共同體的歷史脈絡中,令古老城堡的閣樓裡珍藏著無價的浪漫繪本,有興趣就可登上瀏覽並憑弔一番。

也許因為這個難以磨滅的切身之痛,讓母親不想犯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錯誤,所以她從來不過問兒女們的戀愛與結婚的對象,再不滿意的媳婦或 女婿,她最多也只會覺得自己運氣差、無福消受,因為在她的觀念裡,媳婦、女婿均是外來接枝的品種,要多給適應的時間和包容的空間,才能與老幹融合成一體。 何況天下的姻親都是愛屋及烏的延伸,兒子、女兒不孝,又何必牽扯或怪罪在別人家的兒女身上?母親可與離婚後的媳婦情深更甚於兒子,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 上。

我擁有母親這段感傷的秘密是在阿嬤還健在的時候,但我就是提不起勇氣再去跟阿嬤求證。即使阿嬤真的做出對不起母親的決定也已於事無補,何況,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母親委曲求全後的處境,也算是建立在進可攻退可守且游刃有餘的空間裡;阿嬤替她作決定、選擇了父親,雖稱不上是慧眼識英雄,至少也 圓了兒女成群、老伴攜手壽終正寢的世俗夢。而她們母女最嚴重的一次衝突背後,那段為人所不知的故事,卻成了我從小隱瞞母親的秘密。至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 母親心中不願觸摸的痛,在透過父親婚後的風流韻事,讓它有如傷口上再被凌遲的痛恨感,而這種傷痛原本就不是她應承受的,於是當丈夫感情不忠而出軌時,她很自然地就會把這筆帳轉為無形的恨意,並直接投射到其母親(我阿嬤)的身上,因為她的母親才是剝奪她追求屬於自己幸福的原凶,同時也是讓她不得不去面對、接 受及容忍丈夫感情背叛的不堪時的幫凶。

對於我這個年紀才十一、二歲的單純小女孩,經年累月在成年人、尤其是親人複雜的情緒中,也許不夠聰明到能領會出他們彼此互不相同的立場與爭執內容的各持己見,但至少學會了如何由觀察中,慢慢試著去了解自己在這個家庭的地位與存在價值;但也因為長存的這道被逼迫心智早熟的門檻,讓自己獨背了 十字架,走了很長的一段歲月。

關於這段母親所不知情的另一個秘密故事,則是發生在某個仲夏夜,我因為怕熱又長了痱子,幾乎每天都需要靠阿嬤一面搖著芭蕉扇,一面幫我抓 背止癢灑明星花露水,才能漸漸入眠。可是那夜,我突然被熱浪給沖醒了,醒來時卻看不到躺在身旁替我搖扇的阿嬤,反而在摸黑中隱約看到阿嬤略肥胖的背影正偉 聳地站立在床鋪中央,我不禁害怕的大喊一聲:「阿嬤!」馬上跳起身子,上前將她緊緊抱住。

原來阿嬤對磨難生活的忍耐,與母親經常言語間的衝突;由失望、憤怒甚至已飽和到了臨界點,因此她選擇用結束生命 來抗議。雖然我個子小,但很機靈,當下用非常俐落的手腳,把阿嬤攀上樑柱的繩索用力給拉扯下來,然後綑成圓圈狀,慌張地下床找個地方將它藏起來,再跑回阿嬤身邊時,阿嬤仍是無言地流著淚,像尊憂傷呆坐的女彌勒佛,除了沒笑容外,恐怕心中也已無慈悲可言。

那一夜,阿嬤跟我說了一堆不是我年齡可以理解或承諾的交代,像是:「妳母親心中也很苦,妳將來要好好孝順她……」之類的話,但對我而言,最害怕的就是阿嬤會再度離我而去,所以我又驚又急地跟著哭,並跪著懇求她老人家,一定要答應我不能再尋死,否則我也不要活了……阿嬤最後終於點頭,勉強擠出一句: 「好!我一定要活著看妳長大結婚生子才死。」

這件事在阿嬤的交代下,我守口如瓶了數十年,直到母親告訴我,她這段苦情戀的前因後果,且事隔多年,阿嬤已去世,而我也早為人母,才將這 段已形同石沉大海、永不見天日的故事,輾轉並委婉地跟母親提及。母親聽完紅了眼眶,同時長嘆了口氣,卻沒讓淚水流下來,或許是不願在我面前示弱,但也可能 歷史太久遠了,已引不起她太多的激動。

總之,母親心中一直有阿嬤,而阿嬤心中更只有母親。但即使親如母女,是否能和平且契合的相親相愛,恐怕不是單挑血緣關係就能有答案的。不過可確定的是,她們彼此曾共同走過女人一生一世的風風雨雨,如今也都已寬心放下並安息了,所有生前的種種恩怨,恐怕在我擁有她們的秘密之前,早已消弭、寬恕或原諒對方了。

載自博客網


January 3, 2010
三件事


天底下只有三件事:

「自己的事」

「別人的事」

「老天爺的事」

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

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

所以要輕鬆自在很簡單:

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別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爺的事」

下次心情不好時,趕快問自己,那件事到底是「誰」的事!

文章來源:網路流傳

編者的話﹕
明明知道自己的事不能推﹐別人的事不能管﹐老天爺的事不能強求的但都聽不入耳。知易行難呀﹗



December 31, 2009
龍應台的“目送”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枒因為負重而沈沈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沈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本文摘錄自《人間‧三少四壯集》】

編者的話﹕讀了龍應台的這篇“目送”後做父母的我們也不禁感同身受。作者龍應台描寫她在目送著兒子的背影漸行漸遠中不時的想起了當年還牽著孩子的小手送他上幼稚園﹐到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後來出國留學的那段日子盡在目送中渡過。龍應台由她兒子的背影中模糊的聯想起了已逝的老父對父親的思念不斷加深。在自己親人身影背後龍應台深深的體會到橫跨三代的情幾乎都在“目送”裡纏綿不捨也感慨著兒女心裡的那道“門”我們做父母的都已經進不去了。
 

 

 

 

 

 

     

http://www.hitwebcounter.com/htmltutorial.php